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6.《庄子》二则——浑沌之死.ppt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6.《庄子》二则——浑沌之死.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南怀谨曾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对乱世中饱经创伤的心灵给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便是庄子。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庄子思想对于我们仍有一种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二则?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体悟作者如何借助丰富的想像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2、了解《庄子》寓言的内容、寓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重点:? 理解文意,理清思路。??????????? 难点:? 了解《庄子》寓言的内容、寓意。 选自《庄子?应帝王》 沌 倏 dùn shū 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为:叫作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相与:一起 浑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 善:友好 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谋:商量 德:恩,恩情 曰:“人皆有七窍, 七窍:七孔 以视听食息, 以:用 看(外界)、 听(声音)、 吃(食物)、 呼吸(空气) 此独无有, 此:代指浑沌 尝试凿之。” (让我们)试着给 他凿出七窍。 日凿一窍 日:每天 七日而浑沌死。 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倏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倏、忽”都是转眼之间 的意思,代表有为,意在 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 考。 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命名的意义。 浑沌,指天地未开辟前 的自然状态,代表无为。 这些命名,即生动形象 又充满幽默与讽刺,同 时也反映了庄子想象的 奇诡。 《浑沌之死》蕴含了什么道理? 不按规律办事,违反了事物的本性,往往会好心办坏事,结果事与愿违。 现实意义 面对日益污染的自然环境,我们要顺乎自然,尊重生命的自然状态,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

文档评论(0)

本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