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 课件.ppt

中学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 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1)英国独霸:鸦片战争以来,英国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2)列强纷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俄国、德国、美国在华势力迅速增长,形成列强联合瓜分中国的格局。 (3)美日争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在华势力削弱,美日势力迅速增长,矛盾日渐加剧。 (4)美国独霸:抗日战争以后,日本战败,美国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甲午中日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中华民族尚未觉醒,民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清政府单纯依靠李鸿章的嫡系部队与日军作战,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 视角整合 考向探究 主干知识的考查——维新思想 考点 1 【典例】 (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8)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时期“易服”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并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可知,“易西服”是为“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作铺垫,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B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主题深化 (1)学习内容: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2)学习过程: ①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②各进步思想间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体现主题:救亡图存是主题。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也是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4)学习目的: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思想等变革的关系——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原因 考点 2 【典例】 (2014年浙江文综,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题考查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幅图片的寓意。清初要求蓄辫,“蓄辫”成为归附清王朝的标志,民国初年要求剪辫,剪辫被看作“革命”的象征,故选B项;剪辫或蓄辫的行为不能从本质上体现习俗的先进与落后,A项错误;两幅图片无法体现专制王朝的命运和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排除C、D两项。 B 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主题深化 (1)经济:工业革命的完成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西方的工业文明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奠定了物质基础。 (2)政治:在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揭露;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以及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均加快了民主化进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和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3)科技: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火车、电灯、电报、电话、电影等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交通事业获得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 (4)思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如戊戌变法以后,新式学堂迅速增加,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人大大增多,对推广新生活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这些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依据材料中的“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从中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认清了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认清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D。A、B、C三项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D 随堂练练 ★2.“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