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增分练26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十三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增分练26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增分练26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增分练第52页 ?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右图为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1~2题。 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 A.四川盆地 B.黄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风沙大、光照弱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可以判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第2题,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窑洞具有保温御寒的作用。 爪哇岛上的M地被誉为“世界雷都”,位于熔岩高原北麓的山间盆地,海拔266米,一年约有322天打雷(雷电天气与地形、气象及所处纬度有关),200天下雨,生物资源丰富。下图为爪哇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M地比该岛其他地区打雷天气更多的原因是(  ) A.地处低纬度 B.位于岛屿内部 C.空气湿度大 D.位于山间盆地 4.M地房屋建筑(  ) A.多为矮层 B.多高低错落 C.多吊脚楼 D.多茅草屋 5.M地生物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土壤肥沃 D.雷雨天多 答案3.D 4.A 5.B 解析第3题,雷雨是空气对流运动形成的,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爪哇岛地处热带,周围水域广阔,空气对流强烈,易形成雷雨;M地是山间盆地,白天四周山坡升温快,但是中午过后,盆地内部水汽蒸发旺盛,对流强烈,对流雨多在午后出现。D项正确。第4题,M地多大风暴雨,房屋应具有防风、防雷雨功能。A项正确。第5题,M地纬度低,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丰富,也为动物资源提供丰富的食物。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6~7题。 6.图示区域(  )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 D.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7.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答案6.D 7.B 解析第6题,受纬度位置影响,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A处为分水岭,7月平均气温低于28℃;由图可知,A处位于山地,气温年较差小,B处为平原,气温年较差大。故选D项。第7题,区域内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垂直分异不太明显,无法欣赏“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南岭地区,春季进入雨季,河流随之进入汛期。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因此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两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三熟;橡胶是热带的经济作物,图示地区热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 下图示意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的景观,该装置是为保护青藏公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第8~9题。 8.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水土流失 B.防止冻土融化 C.防止滑坡 D.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 9.对该装置破坏最大的原因可能是(  ) A.野生动物的破坏 B.低温的破坏 C.紫外线强烈的破坏 D.大风的破坏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青藏公路在唐古拉山段运行时最大的威胁来自冻土的融化,遮阳板可以遮挡阳光,避免地温过高导致冻土融化。第9题,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段风力大,遮阳板极易受到大风破坏而倒塌或损毁。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黏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下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蚝宅”(  ) A.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 B.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 C.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 D.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湿 11.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 A.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 B.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 C.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 D.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 答案10.C 11.D 解析第10题,古建筑墙体的主体材料为当地的蚝壳,保留至今已有600多年,说明该建筑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C项正确。第11题,传统民居利用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大量人口迁入、迁出都不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需求,A、C两项错误;题干中要求对保留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