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自主复习提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VIP

高三一轮自主复习提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必修一自主复习提纲(18)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一课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改革 考纲: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 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纲解读: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意义 4、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5、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夯实基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特点 回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 2、新经济政策的背、目的、内容、意义、特点 重点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巩固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模式确立的过程、时间、特点、评价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失败原因、评价 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和成效,失败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启示 改革要协调配套,要及时进行理论总结。②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与政治稳定的关系;③改革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④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⑤苏联解体只代表苏联模式的失败,不代表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深化重点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 1、1917——1927年 ①主题:向社会主义过渡,摆脱直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措施: 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1927年实行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特点: 前者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后者特点是使用市场价值规律间接过渡; ④结果: 前者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政治危机,后者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1928——1936——1953年 ①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②措施: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 ③特点: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④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呈现的越来越多的弊端。 = 5 \* GB3 ⑤苏联工业化的特点:第一,运用斯大林模式: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第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第三,工业化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农民负担过重; 3、二战后 ①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②措施:56年赫鲁晓夫改革,64年勃烈日涅夫改革,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特点:前两者尽管取得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仅是一些修补;后者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失之偏激,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4、经验教训 ①经济建设必须按规律办事;②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国情出发;③调整经济政策,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的发展水平;④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农业、重工业、轻工业要协调发展;⑤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必须切实地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⑥经济建设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巩固练习 2.(2012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2题)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他地区几乎要拖延一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 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B.说明余粮食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斯摩棱斯克实行的是粮食税征收,取得较好效果;与此同时,其它地区仍实行余粮收集制,结果是“拖延一年时间”完成任务,因此A正确。余粮食收集制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国家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是1921年,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不符。 5.(201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1题)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 A.①③④ B

文档评论(0)

laoliug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