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和文言文.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和文言文.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总复习 第五章 古诗词和文言文 古诗词和文言文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浪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让人变得高雅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最能体现出学习古诗文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小学阶段,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背诵学习运用指定的古诗文,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拓展延伸,熟读记忆各种古诗文,努力熏陶自我文化修养,积淀文化底蕴,不断增值和提升自我! 第一节 古诗词朗读和积累 知识要点 主要内容 注意要点 古诗词的朗读 1.古诗:我们这里泛指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一般来说,古诗的分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内容上,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一种是从形式上,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首八句。 2.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句。根据它的句子长短不同的特点,也称为“长短句”。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卜算子》《水调歌头》等,称为词调或词牌。词以分两片的为最多,称为上下片或上下阕。 朗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1、节奏。按古诗的节奏划分来看,一般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二二”节奏,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二二一”节奏,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有“二一二”节奏,如: 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二二三”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韵脚。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如: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重音。重音是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词的积累 古诗词的积累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识记能力,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但只要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积累古诗词,就可以较好地完成练习。 积累古诗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分类,如写景的、写事的,等等。要恰当地运用古诗词,就要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积累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记忆,方可厚积薄发。 题型解析 【例1】在诗句中填写上适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仔细地体会。 (1)(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2)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杏出墙来。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 解析:题目要求在四个句子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表示颜色的词。题中的四个句子,出自不同的四首诗,题目主要考查对于这四首诗的积累情况。同时提出了“读一读,仔细体会”的要求,意在通过“填、读”活动,体会出古诗用字精练、准确,画面精美,情景交融的特点。回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作品的牢固记忆和积累,可以由诗句想象全诗,进入诗句的情境中,在体会与感悟中完成填空,结合所填的词语,体会字的含义。从此类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古诗文积累的重要性。答案:(1)白黄(2)黄翠白青(3)红(4)红 【例2】诵读下列诗句,找出停顿不正确的一组,在其后面的括号内打“×”。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解析:题目重点是针对诗意理解,特别是诵读水平的考查,看看我们的古诗词朗读能力如何。这类题目提示我们在古诗文的阅读中要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认真体会其中的韵味,反复练习,通过声调、停顿读出作品的意境,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四道题中,第1、2、4句出自唐诗,第3句出自宋词,两种文体在停顿方面有所不同,这是在朗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中第3句正确的停顿应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答案:(3)(×) 过关演练 一、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发白帝城》——杜牧 B.《梅花》——王安石 C.《暮江吟》——白居易 D.《回乡偶书》——贺知章 答案:A 二、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门泊/东吴/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