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描写手法》.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写手法;描写方式:;②描写技法:;(三)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3.描写方法: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动静结合 (3)虚实结合 (4)明暗相衬 (5)视听结合 (6)点面结合 (7)远近结合 (8)声色结合 (9)细节描写 (10)渲染 烘托 (11)白描 (12)……;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一手法是如何用的; (3)此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效果);请从观察角度的变化角度来赏析。;一二句:远近结合 三四句:上下结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谪商周时所作。;虚:不在眼前的 ;课文实例回顾;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多会衍生出渲染的效果。 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多衍生出烘托的效果。 ;渲染;;色彩渲染;社日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的? 从侧面描写: 通过触觉写 “衾枕冷”,写出被子、枕头的冷,衬托出雪大, 通过视觉写“窗户明” ,写出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通过听觉写 “折竹声” ,写出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烘托出雪大。;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①主要用了侧面描写手法(步骤一)。 ②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步骤二) ③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步骤三)。;点面结合: “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面”: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本诗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点面结合 开头两句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折射出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 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里,渔翁不惧风雪,身披蓑衣独自一人端坐在小船上在江面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好事近》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三四句从面上对渔父的志趣和生活概貌做了总的交代,后用洗练的笔墨摹写了一个恬淡自适的渔父形象。而在静态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静态的“千里水天”的画面上,又加上了孤鸿这个动点。全诗点面结合,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不受约束的闲适生活。” 再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对比: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双方不分主次,双方都出现 衬托: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有时主体不出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