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客户专线IP RAN承载方案简析.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高价值,低成本集客网 ——IP RAN承载大客户专线简析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两难:高价值 VS 高成本 2 机会:新技术 & 新可能 3 选择:混搭型 OR 全新型 4 前景:高性价 & 高智能 集客业务:高价值,高增长 ETH专线增长迅速,CAR高达21.3% 集客业务日益重要 国际运营商政企收入占整体营收40%~60% IP化趋势明显(二、三层) 多种场景:高产出,高要求 安全可靠 简单高效 相对独立 当前困难:网络复杂,运营困难 技术多样,网络庞杂 多种技术混合组网,难以实现端到端管理; 资源不清,响应困难 资源跨多平台,开通、管理、故障定位及解决等均存在困难; 供需错配,成本高企 以太网、IP专线比例增大,原有技术匹配度较低; 被动高配,人力、管线、设备资源难免浪费。 能否通过建立综合承载网络,切实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 两难:高价值 VS 高成本 2 机会:新技术 & 新可能 3 选择:混搭型 OR 全新型 4 前景:高性价 & 高智能 业务驱动:中国电信整体网络 业务承载现状 政企专线:MSTP/SDH数字专线、L2/L3 VPN 虚拟专网 公众客户:ADSL、PON接入 基站:MSTP接入 软交换:MSTP或城域网SR 业务发展趋势 IP化:基站、政企客户业务IP化(2013年全国3G基站承载新增10万个FE端口需求) 灵活化:LTE、IMS、政企业务由线性汇聚向多点灵活交互发展 端到端QoS:无线、政企大客户、IMS自营业务等均需高QoS保障 困难 IP化带来的EoS代价 无法灵活承载多点到多点业务,业务承载扩展性差 多种技术混合,QoS无法保障 不支持流量统计复用,承载效率低 业务驱动:政企网络业务发展 市场管理 订单管理 采购管理 库存管理 员工管理 视频会议 2Mbps 10Mbps 金融/银行业务 站点增加 OA协同办公平台 协同管理流量增加 FE(100Mbps)/GE(1000Mbps) 多样化 高带宽 分组化 大客户业务向类型多样化、高带宽和承载分组化发展 关于分组:网络的基本模型 通信子网:1-3层 若将网络分为通信子网及资源子网(信息处理系统),则通信子网位于OSI模型1-3层; 对应及演进 3层:路由器,2层:交换机等; 2.5层:MPLS; N层:PTN?IP RAN? 传输网 VS 分组网(SDH VS IP RAN) 协议:ITU-T VS IEEE; 管道:刚性 VS 弹性; 去电信化? 技术路线:矛盾与竞合 灵活VS可靠(协议) MPLS (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2.5层协议,其将IP地址映射为简单的具有固定长度的标签,提高转发效率; MPLS-TP(MPLS - Transport Profile):省去MPLS信令及IP部分复杂功能,增强传送可靠性; IP/MPLS:基于IP及MPLS协议簇,利用IP保证其灵活性,利用MPLS保证其传送效率。 取舍与竞合(设备) PTN:基于MPLS-TP,突出OAM、QoS及保护等,强调传送的可靠性(加载三层); IP-RAN:基于IP/MPLS,突出网络灵活性(增加OAM、保护等,增强网管能力)。 技术构成:IP RAN关键技术 IP RAN主要特点: 基于IP/MPLS 面向非连接为主 组网灵活 安全性是关键 图形网管? 电信级保护? 组网方案:IP RAN网络定位 IP RAN网络定位 IP RAN承载大客户业务 A B B A A RAN ER RAN ER CN2 A B B A A 接口多样性——分组化的以太网接口,FE/GE以及TDM电路仿真业务的接入 多业务接入——VPN专线、互联网专线、监控、视频、语音、数据等 灵活多样、全面兼容 高质量服务——大客户业务的接入需提供安全、可靠、高效、高品质的服务质量 大带宽接入——随着视频会议、数据共享等应用的增多,大客户接入带宽粒度由传统的E1向FE、GE变化 高质量、大带宽 IP化内核,弹性管道,充分提高利用率 高可靠性——端到端的线性保护以及业务保护机制,满足电信级的需求 有效利用,稳定可靠 大客户业务最终将迁移至IP RAN TDM专线 L2/L3 VPN专线 2G基站 4G基站 3G 基站 BSC/RNC ONU ONU CHINA 16X CN2 IP城域网 无线控制层 核心层 骨干层 承载网 SGW/MME WLAN 分组统一承载网 宽带接入网 IP RAN核心 电信集团明确IP RAN城域网以轻载为主,逐步改造MSTP,可用于承载其他高价值业务 1 两难:高价值 VS 高成本 2 机会:新技术 & 新可能 3 选择:混搭型 OR 全新型 4 前景:高性价 & 高智能 采用PON技术承载大客

文档评论(0)

cjp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013115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