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地情·中国梦》有感.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读《大地情·中国梦》有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家艾青面对被侵略涂炭的祖国大地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那时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但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 解放后的新中国迎来土地资源改革的春天,第一次土地调查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悠悠几十载过后,第二次土地调查拉开帷幕,于是国土作家陈国栋、梁守德记录“二调”珍贵历程的《大地情·中国梦》应运而生。 《大地情·中国梦》不仅是国土资源的启示录,更是百年大业的国情书。报告文学的笔触兼具可读性与科学性,写不完20万人6年披荆斩棘的曲折;质朴而明晰的文字直击心灵深处,道不尽国土资源工作者献身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深。 品读国土人书写的大地上的故事,贯穿全书始终的,是那份大国梦,中国心。 读大地这本书 大地是本书,世人皆读。帝王将相指点江山,豪称“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幼儿牙牙学语的第一句诗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历经朝代更替,沧海桑田,中华疆土的边界也几经变迁:向西曾深入中亚腹地,向东接壤过日本海;抚摸过北冰洋的海水,也拥抱过东南亚群岛的热带风光。 然而大地是本最难读的书。中华泱泱大国,远不止简单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所能涵括;况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唯有搞清自己的“家底”,才能福泽千家万户,“一个点也不少”。 中国地形复杂,风貌万千,还是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国家。在“一调”已经完成自身历史使命的背景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它以进一步摸清国家资源家底为任务,以实现百年中国梦为目标,并以真实、准确为生命线。 一方面,借着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和飞机航拍等先进科技的东风,“二调”仅用一年时间就把中国大陆面积完整地覆盖了两遍,创造了中国土地调查史的先例。 另一方面,“二调”的真实准确最终还是要靠人。在“三下二上”的科学方法指挥下,中央和地方联动配合,调查过程和结果接受核查与监督,确保成果严谨、权威、不容亵渎,实现了调查数据、图件与实地的“三位一体”,牵动人心又说服民心。 更令人欣喜的是,“二调”最终读透了大地这本书:全国2889个县、75万个村庄全覆盖,形成含1.5亿多万地块、1亿多条线状地物的国家数据库,也是世界最大的空间矢量数据,相当于7500万本50万字的图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一张图”。 同时,“二调”成果三进中南海,为国家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在充分解读和共享中得到实际运用。“二调”成果包罗万象,将宏观结论与微观例证有序结合,将改革的春风吹向万里河山,造福各方百姓。 从此,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被数据地图上的一点一线连接起来,像细密的血脉,让生活在天南海北的人们也因此多了一层神圣而坚不可摧的联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共享着一个大国梦。 土地上的守望者 我看见土地,黄色的,黑色的,红色的;土地上是劳作者,是守望者,是逐梦人。 “二调”最关键的3年,20万干部职工奔赴祖国各个角落,在调查一线日以夜继,形成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二调精神”,更是国土资源系统宝贵的精神财富。 严苛的地理环境怎能阻挡他们的脚步?积雪层层、高寒缺氧的西藏地区信息闭塞,云层遮挡,调查起来困难重重。队员们心怀民族情感,强忍高原反应,一步步爬上昆仑山脉,在横断山脉的深沟峡谷中穿梭,日夜不停地寻访各个乡镇,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和质量超前完成任务。 四川遭遇汶川特大地震时,调查组的同志们将调查工作纳入抗震救灾,深入绵阳等最严重的灾区,不顾生命危险抢救资料。家园坍塌、道路阻断,事关国运民生的“二调”工作愈发紧要,前线工作者用顽强意志筑起强大的精神防线,用勇敢攻坚的奉献行为证明众志必能成城。 用心丈量每一寸土地的,还有一群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军队退伍的95后年轻小伙,一头扎进天门野外探测任务,一双胶鞋爬完山头又下农田,还浸在暴雨山洪和秋虫杂草中,只为一厘米的精确。 “二调”工作中的女国土人更是巾帼不让须眉。被称为“新疆11朵鲜花”的均龄23岁女子调查组在南疆寒雪中开得凛冽而动人:白天踏雪踩泥野外勘测,夜晚加班加点核查图表,既要攻克边疆技术难题又要考虑民族政策敏感性,却硬是开创了兵团特色的调查新模式。还有丽江国土局的傈僳族女科长累到住院又逃院工作,却无暇照顾初中的儿子;年轻妈妈放下幼儿园女儿,“几过家门而不入”;女调研员几度推迟婚期,放弃陪伴重病手术的父亲,等“二调”结束才忍受高龄产妇的生育风险……同为人女、人妻、人母,她们甘愿牺牲人生其他角色的责任,却始终将国土资源事业放在第一位,感同身受又动容不已。 更令人缅怀的是那些在“二调”工作付出了宝贵生命的国土人。瞒着家人和同事带病工作的杜红星是地区技术负责人,却总与队员一起跋山涉水,以致在任务验收通过后,仅35岁就走完了短暂的一生;黑龙江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姜松更是不顾一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