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pdf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 年第 12 期 黑龙江高教研究 No. 12 2007                     总第 164 期 HeilongjiangResearchesonHigherEducation serial. No. 164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 曹威麟 ,赵利娜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26) 摘要 :将高校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作为心理契约主体 ,开发一套测量心理契约的量表。运用 T 检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 , 分析师生的调查数据 ,验证了高校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期望效应 ,解决了双向视角心理契约内容非唯一性问题。 关键词 :高校师生 ;契约期望 ;测量分析 ;激励效应 ( )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2614 2007 12 - 0095 - 04 考察高校师生的心理契约 ,但由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 一、引 言 师生之间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 因此 ,师生心理契约中学 〔1〕 生期望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展开 ,而本文 心理契约的研究起始于 Argyris 对工人与工头之间一 种隐性的非正式默契关系的探讨。随后 Levinson 、Schein 、 进行的实证研究权且将着眼点定位在师生心理契约中教师 〔2 〕〔3 〕〔4 〕 期望的激励效应上。 Kotter 等学者肯定了 Argyris 的发现 ,认为心理契约是个 体与组织之间内隐的未书面化的一套有关权利义务关系的 二、师生心理契约模型与研究假设 相互期望 ,强调心理契约关系中存在两个主体。由于这种相 互期望经常表现为双方的主观理解 ,容易造成心理契约内容 我们认为 ,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是师生双方达成心理契 的非唯一性 ,难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约关系的基础。这种相互的期望必须通过一定的契约化过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 ,Rousseau 从单向视角将心理契约 程 ,师生之间的部分期望才能达成相应的心理契约 ,确定这 重新界定为“员工单方关于雇员和组织之间交换协定的个体 种契约关系中的相互责任。为此 ,我们构建了如图 1 所示这 〔5 〕 信念” 。由此学界出现了“古典学派”和“Rousseau 学派”之 一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构成模型。 间的学术之争。我国对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 ,现行研究领域主要还是集中在营利组织。对 高校这类非营利组织中的心理契约问题 ,不但绝大多数学者 都沿袭“Rousseau 学派”的单向视角 ,忽视了心理契约在师生 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影响 ,而且即便是站在“Rousseau 学派”单 向观立场上展开的研究 ,基本上也还处于理论导入和借鉴引 用阶段 ,至今检索不到对高校领域心理契约问题进行实证研 究的文献资料。 〔6 〕〔7 〕〔8 〕 该模型简要表征了以下几点含义 :第一 ,如图中虚线隔 我们此前的研究认为 ,Rousseau 学派单向观的定 开的上下半圆所示 ,教师在与其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期望系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