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第一学时.docx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第一学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3、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的经过。难点是理解父亲所面临的"道德难题"。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析题,“中彩”就是指什么?(生答后)文中的这个“彩”指的就是父亲中的那辆(生:汽车)。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本课由课题导入,通过解释何为中彩来揭开此课的序幕,选择小而巧的切入点,不仅让学生学会关注课题,也很好地利用了课题这一文眼提纲挈领的作用,过渡到课文的整体感知。无痕而有效。】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 (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馈赠) 2.把握主要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练说。 (4)小结。 【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问题梯度,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1.探究: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则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提问,使教路、文路、学路三线合一。定准了这一阅读的靶心,学生的探究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交流汇报。 (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如果你就是文中的父亲,你有哪些理由为自己留下这辆车呢?先别忙着举手,请同学们再仔细地默读一下课文,想想父亲留车的理由。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语句,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只有深入了解到父亲留车的种种理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还车时的抉择之难。】 举例: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

文档评论(0)

直挂云帆济沧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