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古史(一).ppt

  1. 1、本文档共5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中古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陈志强 教授 目 录 第-节 中国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部陷人十六国的大混乱、大动荡时期。东晋(317-420年)偏安江左,也不能持久,由宋、齐、梁、陈诸王朝相继,北方则是北魏、北齐、北周诸王朝,造成了近两个世纪的南北朝对峙,直到6世纪末建立起隋朝才又走向统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四百年间,中国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生产遭受重大破坏,经常处于停滞衰落时期,恢复与发展往往只是局部与暂时的现象。北方破坏尤为严重,大量人口南逃,江南日益开发,中国经济重心逐渐由北方转到南方。在这一场大变化中,封建的经济组织也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形式。 东汉末年,大地主的势力进一步加强,成为豪强大族,许多农民被迫依附于这些人,受其庇护,但亦受其奴役。依附农民数量日益增加,恃豪强势力不向国家负担赋税徭役,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所以中央政权总是反对这种倾向的发展,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限制它,如打击豪强,检刮户口等等。但是,国家赋税徭役的剥削不断加重,战争的掠夺破坏旷日持久,小农经济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上要想得到维持,只有托庇于大地主的保护,而大地主们当然也十分愿意提供这种保护,所以依附农民日见增多。当时依附形式多种多样,程度亦各有不同。最常见的一种是“客”。客起初是人身自由但被迫佃种地主土地受其剥削的农民,仍被国家认为是其管辖下的编户齐民,但实际上已不受国家控制。西晋初年立品官占田荫客制,正式给予官僚贵族以荫庇佃客的特权,使佃客的存在取得合法地位。“其应有佃客者,宫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第三品十户,第四品七户,第五品五户,第六品三户,第七品二户,第八品、第九品一户。”虽然国家规定有荫客的限额,但实际上限制不住。许多佃客更以宗族聚居形式依附于地主。 进人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大混乱,汉族农民纷纷逃往江南,沦为佃客,佃客制更日益发展。佃客耕种主人的土地,负担的大约是一种分成租。租额如依屯田制度类推,则为地主六成、农民四成,或者对半分成,他们的身份也日益降低,受豪强控制,不能自由离开。东晋时明确说明“客皆注家籍”,即客丧失了独立的户籍,人格减等,成为半自由人。所以这时出现了“免奴为客”的记载。即释放了的奴隶只能成为客,证明客是身份低于良人的半自由人。 另外一种依附者被称为部曲。部曲是豪强地主的私兵,在战乱年代,既用以保卫其割据独立,也用以互相攻伐。部曲的来源有的是从依附农民中征召而来,也有的是收编的流民,或志愿投靠大地主的宾客等。部曲的存在十分普遍,数目也很大,史载有部曲千人的并不少见。 部曲依附于主人,为主人效死疆场,自然更靠主人供其生活。但供应这种庞大的部队也十分不易,所以部曲除了战时作战外,平时也为主人服役种田。他们的身份也日见下降,法律上视其为贱口,甚至出现了买卖部曲的记载。 还有一种地位最低下的依附者即奴婢。由于战争不止,小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自卖为奴或被人掠卖的很多。各少数民族在战争中又大量掠人为奴,犯罪没为奴婢的也不少。南北朝时,奴婢劳动的使用相当普遍。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可以受田,而南朝记有奴婢数百以至千人的地主也屡见不鲜。奴婢的劳动在当时不仅在家内使用,而且用于工农业劳动中,所以流行着“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成语。不过这时的奴婢虽然身份很低,但他们往往在经济上仍是独立小生产者,不是一无所有的会说话的工具。 许多大地主,依仗奴役着的大量依附农民,形成割据一方的势力,经济上也呈现出一种独立性。他们为在战乱中据地自守,多建立被称为坞、堡、壁、垒等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中心是一个大堡垒,住着大地主本人及其家属,以及姬妾、奴仆、宾客、部曲之属,担负着供主人享乐或保卫主人的任务。四周还居住着各种工匠,制造供应当地的各种手工业品。更大量的居民则是各种身份的依附农民,世世代代耕种豪强的土地,受其剥削。西晋末年,北方“五胡”十六国长期战乱,各种割据的堡坞等更为发展。聚居在一起的人往往还有宗族关系,即坞主既是大地主,又是聚族而居的全宗族的首领,用宗族关系的面纱掩盖着剥削关系的本质。不过这种堡、坞并不同于西欧的封建庄园,劳役租在这里不占主导,也没有在法律上形成一套固定的形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就是货币经济衰落。工商业遭受到不断破坏,日渐退步,还能维持的多为官营手主业,民间手工业者被迫依附到豪强大族或军将门下,为其生产,甚或又退回到农村中,和农业相结合而存在。所以商品流通量缩小,货币作用减弱。东汉末年,黄金已退出流通领域。魏时一度罢五铢钱,令百姓以谷帛为市,于是五铢钱也不甚流行。但用谷和帛作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的情况,流弊不少。以后历代对货币屡兴屡废,十分混乱。但总的是它的流通减少,自然经济的程度有所上升。所以北齐的颜之推曾描写理想的经济是:“生民之本,要当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