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例子分析.ppt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例子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例子分析

野生构树群落 女贞纯林 雪松密林 护坡石楠及周围生境 水杉+石楠 水杉+石楠 雪松+金钟—黄馨 轮胎固土 轮胎固土 水体周围绿化 东山头绿化 岩石裸露的坡面 谢谢 (1)中心主景区 堆石依山势而下,最大高差超过l0米。石块围合成大小不一的种植床,称为岩床,整体形成错落有致的阶梯式景观。铺石游园小径蜿蜒其中,落差大的人口和出口分别堆砌规则式石墙。中心区挖一处约l80平方米浅水池,通过循环水形成小瀑布。低处是岩石园核心区域,以瀑布及小池塘为中心,沿着环形小石径,高低分布10几块种植区。该区域为植物景观配置重点,植物层次搭配简洁、明快,又不失多样变化。如红羽毛枫和赤楠,一常绿一落叶,分别种在入口高墙岩床左右两侧,下层皆为低矮地被;瀑布出水口巨石旁,一株苍劲古朴的游龙松弯曲探出,其旁配一棵株形别致的火棘;中心池塘一侧岩床上为矮化的金钱松,另一侧是丛干的黑松;区域中心两条小径交汇处,布置一株华盖如伞、株型优美的小叶垂榆等。 (2)戈壁砾石区 有两处。一处在东人口右侧,环绕大土山脚下,模拟戈壁风光,铺上一层与岩石近似的碎砾石,砾石上稀疏地点缀植物,以低矮的多年生草本为主,有的具匍匐蔓延习性,如千叶兰。这里的植物要求能耐夏季高温时砾石带来的热辐射。另一处在西出口、主景区挡土墙下,为景观重点区域之一。设计以放射状株型、叶片,观赏价值高的种类为基调植物,上层以单子叶植物澳洲朱蕉、金边芦荟、荷兰铁为主,配以高低错落的苏铁,地被层则为金边凤尾兰、金边丝兰、金心丝兰、金边龙舌兰等。还有两小块区域为耐寒仙人掌,点缀针茅、苔草、山营兰、狐尾天门冬等小型植物,土壤上全部铺上砾石,显得十分有趣。 (3)花坡区 位于山洞上方,落差较大。主要表现3~20平方米不等的宿根花卉块面搭配,花色丰富,花期交替,主要观赏期4~7月,盛花期5~6月。主要品种有红色系的火炬花、红花萱草,橙色系的黄花菜,黄色系的黄金菊、金鸡菊,白色系的大滨菊、毛地黄、钓钟柳、千鸟花,蓝色系的紫露草,紫色系的柳叶马鞭草、紫花美女樱、松果菊,混色的蜀葵、大花秋葵,双色的二色金鸡菊、南非葵,观叶的赤胫散、黄金艾蒿等。 (4)丘陵草甸景区 岩石壁下大面积缓坡上,点缀一组组石头,种植生长强健、自然野趣的观赏草,有常绿、大型草蒲苇、花叶蒲苇;中等高度的芒属4个品种,再配上小型的狼尾草、须芒草等。从晚夏到深冬,观赏草朴素而充满动感的花序,给人以别样的景致。 (5)墙垣区 在几处景观墙与挡土墙的石隙中,种植耐干旱的景天科植物、多肉植物和小型观赏草,为生硬的墙体平添几分生机。 (6)外来植物区 位于香樟林西侧,离主景区较远。以种植外来植物为主,有来自澳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植物,呈现一派异域风隋,也成为外来植物的试验田。 在今后园区建设中,还应考虑以下方面: 植物生长适应性:岩石区的草本大多数是宿根植物,夏季炎热、潮湿及冬季湿冷,使得这些宿根草本仅难生存,甚至死亡。因此,必须考虑岩生植物在上海生长的适应性。 维持四季景观:大部分植物在春、夏开花,春季园区景观最美;秋季可观赏色叶景观;而冬季寒冷,大部分乔灌木落叶、草本凋零、岩石区岩石裸露,此时如何吸引游客看点尤为重要。 石壁修复:石壁生态修复是世界性难题,辰山矿坑石壁面积大、坡面光滑、无任何基质、坡度大,是名副其实的“悬崖峭壁”。而对石壁修复刻不容缓,短期目标要和长期目标相结合,逐步实现辰山东西山体石壁生态修复。岩石园在国外已有300多年发展历史,而在国内植物园中较少见,对岩石园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辰山植物园岩石园建设将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3.3 南京幕府山 3.3.1 幕府山概况 3.3.2 幕府山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3.3.3 幕府山植被恢复成果展示 3.3.1 幕府山概况 幕燕风貌区地处南京城北,长江之滨,地跨下关、栖霞二区,规划面积为708公顷。 由于历史上人为的影响和长期开采矿石,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和植被受到很大的破坏。幕府山地区分布有9个采矿场(现在均已停止采矿),采矿区面积为0.6 km2,采矿后的山体残缺不全并形成大量的裸露岩石和碎石残渣,疏松的碎石残渣堆积物胶结性差,抗蚀能力弱,风蚀、水蚀交替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积0.4 km2,占采矿区面积的66%,土壤侵蚀模数高的达86193t/(km2·a)。 幕府山地区采矿废弃地主要包括采掘面和废弃物堆场,母岩为石灰岩,地貌类型属于丘陵。 幕府山作为南京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及一处极具开发价值的风景佳地,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历届市领导多次亲临幕府山视察工作并参与植树活动。 从1998年底市政府就正式开始对幕府山实施综合治理,规划把幕府山——燕子矶建成南京市级风景名胜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幕燕管理处一直致力于幕府山的植被恢复工作和环境整治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