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DWT)简介.doc

科林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DWT)简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林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DWT)简介

科林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DWT)简介 德国科林工业集团 二零一零年七月 1. 公司简介 ? ?? ? 德国科林工业集团是全球著名的煤气化、煤干燥和生物质气化技术提供商。该集团是前东德燃料研究所 (DBI)和黑水泵工业联合体(Gaskombinat Schwarze Pumpe, 简称GSP)气化厂最大的后裔公司。 科林(CHOREN)名称的由来是:“C-Carbon-碳??H-Hydrogen-氢 O-Oxygen-氧??REN-RENewable-可再生”。 ? ?? ? 科林集团总部位于德国弗莱贝格市,原东德燃料研究所旧址,著名的黑水泵气化厂就在附近。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为科林的战略投资者。 ? ?? ? 目前集团拥有近300名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其中主要技术骨干为前徳燃所和黑水泵厂的员工。科林公司的发起人Wolf博士即为前东徳燃料研究所研发部部长,煤气化运行总监贡瓦先生是前黑水泵气化厂厂运行主任。 ? ?? ???科林集团拥有40多年气流床气化技术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建设以及运行的经验,可以为客户提供粉煤气化技术(CCG)和生物质气化技术(Carbo-V&reg;)从工艺包设计到关键设备制造和开车运行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 ? ?? ? 此外,科林集团也是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的创始人和专利持有人,在全世界煤干燥领域,特别是褐煤干燥领域具有多年成功运行经验。 科林能化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是科林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负责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业务。 2. 科林DWT技术研发背景 蒸汽流化床煤干燥技术起源于德国。 德国拥有大量的褐煤资源,由于褐煤含水量达50%-60%, 如何充分高效地利用这些褐煤资源一直是一大难题。褐煤干燥是褐煤提质的首要手段。于是科林公司发明了蒸汽流化床技术用于褐煤干燥,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3. DWT工艺描述 (示意图) 褐煤首先要经过预破碎才能进入流化床干燥器。破碎后的粒度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57 % <1.0 mm 96 % <4.0 mm 预破碎后的褐煤经过煤仓进入流化床干燥机。在干燥机底部通入过热蒸汽作为流化气。干燥褐煤所需的热量由位于流化层内的蒸汽盘管提供。饱和蒸汽经过盘管与褐煤间接换热。 干燥的褐煤从干燥机中经由旋转阀导出,干燥过程生成的二次蒸汽(流化蒸汽和从褐煤中蒸发的水分)经过电除尘器除尘后,一部分经过循环风机作为流化蒸汽循环使用,剩余部分可全部经过蒸汽再压缩热泵(蒸汽压缩机)提高其温度和压力后进入干燥机内的换热盘管作为热源使用,换热后作为清洁的冷凝水回收,从而充分利用了二次蒸汽的潜热,与传统的干燥工艺相比有更高的效率。 4. DWT技术优势 · 能源利用率高,蒸汽消耗低。DWT干燥过程中可以采用二次蒸汽再压缩的方法回收大部分的能量,加热蒸汽以冷凝液形式回收, 使得褐煤中的水分生成蒸汽的潜热得以利用,故与传统干燥工艺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 DWT采用框架式结构,具有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在流化床内部,单位体积煤的表面积很大,传质和传热效率很高,使干燥过程能够很快进行,因此单套设备生产能力大。 · 干燥机内气体和固体颗粒成流化状,床层温度均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现象。 · 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可以按照工艺生产要求进行调节,故可适用于不同含水量的进料,尤其在褐煤水分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也能适应。 · 安全性能好。干燥过程中采取微正压操作模式,避免了空气等的进入。干燥过程中采用蒸汽作为流化介质,褐煤在蒸汽这种惰性气氛中进行干燥,从而消除了褐煤在干燥过程中起火爆炸的潜在危险。 · 环保。干燥过程为一个闭路循环过程,整个过程无排放,干燥过程产生的煤粉均在除尘工段回收利用,干燥过程的产生的水以清洁的冷凝液形式回收利用。 · 整个干燥过程的温度不高于151摄氏度, 是一个纯物理过程,无挥发分和焦油的溢出和生成。 · 设备绝大部分可以国产化。 5. 技术发展过程和相关应用业绩 1982年 实验装置建立 · 在原东德城市Zeithain设计,规划并建造蒸汽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 · 功率: 最大1吨/小时 褐煤原煤 · 干燥前湿褐煤含水量60% · 干燥后褐煤含水量8% 1984年 首个工业化业绩 · 德国Borna型煤厂一期褐煤干燥项目。 · 功率:处理能力17吨 /小时 褐煤原煤 · 干燥前湿褐煤含水量57% · 干燥后褐煤含水量8% 1988年 继续工业化 · 德国Borna型煤厂二期褐煤干燥项目 · 功率:处理能力10.5吨/小时 原煤褐煤 · 干燥前湿褐煤含水量57% · 干燥后褐煤含水量8% 1991年 大型工业化 · 澳大利亚Loy Yang电厂褐煤干燥项目 · 功率:处理能力55吨/小时 原煤褐煤 · 干燥前湿褐煤含水量63% · 干燥后干褐煤含水量10% 1990’s 污泥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