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VI起搏心电图 1、右室心尖部起搏:类LBBB及左前分支阻滞的QRS波群。 2、 融合波:VVI起搏,自身心律与起搏节律发生干扰,(二者频率接近时) 心室肌 一部分被自身节律控制 另一部分被起搏节律所激动 融合波 真性融合波 假性融合波(无效起搏) VVI起搏的异常ECG表现 六、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只需1小时! 局部麻醉 静脉入路置放电极导线 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导管 将电极送入心腔 被动或主动固定电极 测试电极性能 皮下植入起搏器 制作起搏器囊袋 接上起搏器 缝合 七、装入起搏器后的生活 1. 旅行 埋植起搏器的患者,可以外出旅行、乘飞机、火车均可。患者应随身携带起搏器卡,以便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进行迅速而有效的处理。起搏器卡还可以免除乘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2. 工作 起搏器患者术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除非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需要休息治疗。对起搏器依赖患者应避免在强电磁场的环境下工作。 3. 运动 起搏器患者可从事一般性运动,不必太限制。但不要进行一些躯体接触的剧烈运动,以免直接性损伤引起电极导线断裂或起搏器损害。活动时注意不要过分使用肩臂部位。 4.电器用品 家里或办公室很少有电磁干扰 一般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烤箱,微波炉等不会对起搏器有影响 手机:离开起搏器15厘米以上可安全使用 不要将磁铁靠近起搏器 八、起搏器随访 起搏器埋置后,对患者随访的重要目的是了解起搏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对起搏器的参数和/功能作必要的调整,保证安全起搏并提高起搏器的治疗效果。 1. 随访内容: 患者起搏器治疗效果的评价、起搏阈值、感知功能、电池状态(起搏器使用寿命的估计)等。其中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体外程控起搏器参数。必要时还需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片。 2.随访时间:一般术后1月、3月和6月各一次,而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至起搏器预计寿命前一年改为每3月一次。 * 永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达到治疗目的。自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50多年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其功能日趋完善。目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技术,为临床广泛应用。 * 起 搏器系统由脉冲发生器及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埋植在胸大肌上方的皮下组织中。脉冲发生器体积小,但其中有电池,还有几万个元件组成的多种高集成电路,分别负责起搏器的各项功能。电极导线的顶部及体部有起搏和感知的金属电极,负责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电极导线经周围静脉植入,放置在相应的心腔,紧贴心内膜,其尾部与脉冲发生器的连孔相连。起搏电极有单极与双极之分。单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脉冲发生器金属壳(+)构成单极起搏和感知,双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体部的环状电极(+)构成双极起搏和感知。 * 第3代起搏器在起搏和感知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生理性功能。例如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这一功能使其起搏功能更加接近人体正常窦房结。窦房结不仅是 人体心脏的最高级频率的起搏点,而且还有良好的变时性。在机体代谢率不同时,窦性心率则有相应变化,睡眠时窦性心率慢,活动时窦性心率快,这种特性称为窦房结的变时性。具有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生理性起搏器也有这种变时性,通过脉冲发生器内置的感知器可以感知和了解佩带者的活动状态,随之自动调整起搏频率。 * VVI VVIR AAI VAT DDD DDDR VDD DVI DDI等等代表什么涵义? * 临床目前应用的起搏器99%以上都是单腔或双腔起搏器. VVI: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室心尖部,AAI: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耳..植入两支电极导线,常分别放在右心耳(心房)和右室心尖部(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其中自身心房P波被感知,经DD\D起搏器传导后引起心室起搏。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的三腔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的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双心房+双心室(治疗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 1 、从治疗心电衰竭发展到 纠正心电紊乱 从SSS、 三度房室阻滞到预防阵发性房颤、 治疗长QT综合征预防室颤发生。 2、从治疗心电疾病发展到治疗非心电疾病 (1)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预防和治疗 (2)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 * 起搏时,电流由起搏电极(阴极)流向无关电极(阳极). 单极:正负极距离大,刺激信号较大 双极:正负极距离小,刺激信号较小 多数情况起搏逸搏间期与起搏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