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氧气疗法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鸿氧气疗法ppt课件

氧气疗法;概述 缺氧、氧气疗法的概念 缺氧的类型和氧气疗法的适应症 儿科常见缺氧 临床表现 缺氧症状和分类 氧气成分 、吸入浓度 氧疗方法 氧气疗法效果评估;氧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必须有氧气参与。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体内氧的储备包括功能残气量仅1500ml左右;在静息状态下,每分钟耗氧量约250ml,运动时则达2500ml,因此人体必须从体外不断获得氧气。 氧气是由呼吸道吸入进入肺内,与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这一过程经外呼吸、血液对氧的运输、内呼吸三个环节。其中任何环节发生障碍,都可造成缺氧。;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称为缺氧。;氧气疗法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 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低张性缺氧 血液型缺氧 循环型缺氧 组织性缺氧;主要特点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由于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血引起。常见于高山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血液型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造成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所致。常见于贫血、一氧化碳中竭、大动脉栓塞等。;?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供氧量减少所致。其原因为全身性循环性缺氧和局部性循环性缺氧。常见于休克、心力衰;?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异常所致。其原因为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常见于氰化物中毒、大量放射性照射等。;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包括呼吸系统疾患引起的及其他系统疾患所影响呼吸中枢者。 循环功能不全,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及休克 严重贫血 由于急性失血或脱水等原因等所致循环血量不足;呼吸困难 早期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幅度变浅, 频率加快。严重时濒于衰竭,表现为节律不整,呼吸 次数减少,呼吸无力,甚至呼吸暂停20s以上。 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是早期缺氧的表现。若长时 期缺氧不能纠正,心率和血压均可下降;烦躁不安 是严重缺氧开始的表现。若缺氧持续存在而导致脑部缺氧可出现昏迷和抽搐。发展到心、脑、肾重要脏器供氧不足会严重威胁生命。 皮肤色泽改变 多表现为口唇、甲床紫绀,严重缺氧者面色青灰。但循环因素等可致口周,不一定有低氧血症;而严重贫血,有缺氧但可无紫绀出现。 ;主要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做出,其不足之处是不能正确的反映组织缺氧状态。PaO2和SaO2既是氧疗指证,又是指导氧疗和考核氧疗效果的指标。当然,必须指出,慢性低氧血症患者虽然 PaO2<50mmHg,也不一定发生组织缺氧。而循环障碍、血红蛋白变性或细胞氧合障碍者即使存在严重组织缺氧,PaO2和SaO2仍可能正常或仅有轻度异常。;程度;氧气成分 99%氧气 5%二氧化碳和纯氧混合气体 吸入浓度 低于25%的氧浓度无治疗价值 高于70%的氧浓度,持续1—2天,则易氧中毒 吸氧浓度 :低浓度给氧<40% 中浓度给氧为40%~60% 中浓度给氧>60% 高压氧为100% ;鼻导管 鼻塞 氧气头罩 氧气帐 氧气枕 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给氧 高压氧疗法 家庭供氧 制氧器、小型氧气瓶 ;单侧、双侧导管 前端放在鼻前庭处约1cm,新生儿和小婴儿0.5cm即可。 优点:简便实用,不影响咳嗽及进食,患儿易接受 缺点:吸入氧浓度不恒定,分泌物易阻塞,张口呼吸时影响效果 适用于:中毒缺氧的患儿,原则为给予低流量(新生儿0.3~0.5L/分、婴幼儿0.5~L/分、学龄前儿童1.0L/分、学龄儿童1.5L/分) 低浓度(20~30%) 吸氧浓度与氧流量的计算公式: FiO2%=21+氧流量(L /分)×4;单侧 双侧 置于鼻前庭,简单实用;适用于鼻导管给氧效果不佳或有困难者 面罩贴近口鼻,适当固定,氧流量3~5L/分 ;患儿头部或上半身置于透明罩内,不完全密闭 氧流量4~5L/分,氧浓度40%左右 优点:罩内湿度高,舒适可靠,适于痰液黏稠或气管切开者。氧气头罩为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患儿情况 ;患儿全是置于帐内。帐内充氧后连续给氧,氧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