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传统文化节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宋词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 《岳州守岁》二首(唐·张说) 其一:除夜清樽满,寒庭燎火多。舞衣连臂拂,醉坐合声歌。 至乐都忘我,冥心自委和。今年只如此,来岁知如何。 其二: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鹧鸪天(丁已除夕)》(宋·赵师侠)【查无赏析】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新年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pāng)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已酉新正》(明·叶颙 yóng)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正月十五元宵(上元节):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寒食节: 《寒食》(唐·孟云清)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即事》(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节: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七夕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鹊桥仙》(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重阳节: 《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中秋节: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冬至: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及目的: 为了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风建设,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弘扬国学文化,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学生们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广大同学对古典诗歌的欣赏水平,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特举办唐诗宋词朗诵比赛,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号召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投入到学习诗词歌赋的文化氛围中,为增添校园文化气息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主题: 以“诵读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以唐诗宋词为题材,选择紧密贴合活动主题的优秀诗词篇目进行朗诵。 活动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初定第9周 活动地点:A座八楼 活动形式: 班级朗诵 班级小组答题 活动要求: 本次朗诵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以抽签方式确定节日主题并准备相关诗词。 1.班级朗诵前由该班学生自行组织主持介绍该节日的由来、特点或风俗习惯。 2.班级朗诵时可以想自行配乐,具体形式可以自由发挥。 3.朗诵环节之后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代表上台抽签进行第二轮活动,以诗词为基础,以选择题为主要形式,以班级代表为主力进行答题和加分。 活动流程: 主持人致开幕词,介绍到场的评委、嘉宾。 主持人介绍比赛的规则、评分的标准(包括现场纪律的加分扣分) 比赛开始,班级按照之前抽签顺序进行比赛。 比赛过程中,评委现场给分。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