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静为动数学教学必然追求.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静为动数学教学必然追求

化静为动数学教学必然追求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换言之,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操作活动的所有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教材中静止、凝固的前人知识成果再创造转化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即化静为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那么,数学教学时如何把教材化静为动呢?   一、利用课件化静为动   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的教材为动态的学材,从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一位教师经历了如下的教学片断:   教师先利用课件演示一行小鱼很快地游过,让学生猜测有几条,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当学生急切需要知道究竟有多少条鱼时,教师适时出示一行10个圈,演示每条小鱼同时钻入1个圈,共有9个圈被小鱼钻过,只留下1个圈没有鱼。   师:看清楚了吗,有几条鱼啊?   生:9条,因为还有一个圈没有鱼,比10少1是9。   接着,教师又出示两行小鱼钻两行圈,只留下2个圈,问学生这回有几条小鱼在表演?   生:有18条鱼,2排是20个圈,比20少2是18。   生:还有一种方法,9+9=18。   师:猜猜看,下面将有几条鱼钻圈?   生:27条,因为下面肯定还有9条,18+9=27。   生:我也认为是27条,因为比30少3是27。   生:我觉得还可能是4行,这样就会有40-4=36条。   生:还可能是5行,共有50-5=45条。   ……   教师利用课件一一验证学生的猜想后,再让学生填写书本上的表格,并交流想法。在此??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9的乘法口诀及记忆方法。   这一教学片断中,教师没有照搬主题图,而是变静态主题图为动态的水族馆小鱼表演活动,并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让学生先猜测有几条小鱼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验证学生猜想的环节,教师巧妙利用知觉的差异律,独具匠心地将小鱼置于个数是整十数的圈内,学生在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中非常清晰地体会到“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这一规律。可见,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教材动态呈现,从而使学习过程鲜活起来。   二、利用学具化静为动   小学生好奇、好动,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静”的东西往往不被他们注意,“动”的事物能很快吸引住他们。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事先准备好学具,然后引导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这样就可以把教材内容化静为动,寓教于乐,有利于加强过程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对于“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概念建立不牢固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出示毛绒板(在毛绒板里面有两个左右空白的集合图),接着分三步进行师生互动式操作:   第一步,让学生拿出“钢笔和铅笔”等一些学具,在毛绒板上贴出来(注意:左边集合图里贴几支“钢笔”,右边集合图里也贴几支“铅笔”),引导学生对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的多少进行比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集合思想:有几支钢笔就有几支铅笔,正好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剩余,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同样多”的概念。   第二步,在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再通过操作,让学生继续拿出“钢笔和铅笔”等一些学具,在毛绒板上或多贴几支钢笔或多贴几支铅笔,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相差概念。   第三步,提高操作难度,要求摆学具的学生能根据其他同学报出的条件直接贴出“比谁多”和“比谁少”的那部分(如学生报:钢笔比铅笔多3支;钢笔比铅笔少5支等)。   通过以上直观学具分步式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大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思维的呆板性和机械性(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多”就说加,看到“少”就说减)。可见,利用学具把教材内容化静为动,不仅是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象、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在头脑中留下数学活动的经验,才能逐步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利用问题化静为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能够驱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领悟新知的内涵。实质上,动态的思考过程就是还原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将教材上静止的知识的产生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