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论选》4.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历代文论选》(金、元部分)     目录 答李天英书 赵秉文 西岩集序 李纯甫 文辨 王若虚 滹南诗话(选录) 王若虚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杜诗学引 元好问 陶然集序 元好问 归潛志(选录) 刘 祁 重刊李长吉诗集序 赵 衍 答友人论文法书 郝 经 赠宋氏序 胡祗遹 黄氏诗卷序 胡祗遹 瀛奎律髓(评语选录) 方 回 读张功父南湖集 方 回 诗说 刘 壎 隐居通议(选录) 刘 壎 许长卿诗序 戴表元 高敏则采诗序 赵 文 如禅集序 刘将孙 萧达可文序 刘将孙 方虚谷以诗饯余至松江因和韵奉答 张之翰 静春堂诗集序 龚 璛,欲俯就先后进礼耶?布一工(二)所闻师友间者,幸恕不揆。 尝谓古人之诗,各得其一偏,又多其性之似者。若陶渊明、谢灵运、韦苏州、王维、柳子厚、白乐天得其冲淡,江淹、鲍明远、李白、李贺得其峭峻,孟东野、贾浪仙又得其幽忧不平之气。若老杜可谓兼之矣。然杜陵知诗之为诗,未知不诗之为诗。而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浩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太白词胜于理,乐天理胜于词。东坡又以太白之豪、乐天之理,合而为一,是以高视古人,然亦不能废古人。 足下以唐宋诗人得处,虽能免俗,殊乏风雅。过矣!所谓近风雅,岂规规然如晋宋词人,蹈袭用一律耶?若曰子厚近古,退之变古,此屏山守株之论。非仆所敢知也。诗至于李杜,以为未足,是画至于无形,听至于无声,其为怪且迂也甚矣,其于书也亦然。 足下之言,措意不蹈袭前人一语,此最诗人妙处。然亦从古人中入,譬如弹琴不师谱,称物不师衡,上匠不师绳墨,独自师心,虽终身无成可也。故为文当师六经、左丘明、庄周、太史公、贾谊、刘向、扬雄、韩愈;为诗当师《三百篇》、《离骚》、《文选》、《古诗十九首》,下及李杜;学书当师三代金石、钟、王、欧、虞、颜、柳,尽得诸人所长,然后卓然自成一家。非有意于专师古人也,亦非有意于专摈古人也。自书契以来,未有撰(摈)古人而独立者。若杨子云不师古人,然亦有拟相如四赋。韩退之“唯陈言之务去”,若《进学解》则《客难》之变也,《南山诗》则子厚之余也。岂遽汗漫自师胸臆,至不成语,然后为快哉。然此诗人造语之工,古人谓之一艺可也。至于诗文之意,当以明王道、辅教化为主。六经吾师也,可以一艺名之哉!贾谊、董仲舒、司马迁、杨子云、韩愈、欧阳、司马温公,大儒之文也,仆未之能学焉。梁肃、裴休、晁迥、张无尽,名理之文也,吾师之。太白、杜陵、东坡,词人之文也,吾师其辞,不师其意。渊明、乐天,高士之诗也,吾师其意,不师其辞。然吾老矣,眼昏力苶,虽欲力学古人,力不足也。 足下来书,自言近日欲作文字,然滞于藏锋,不能飞动;诗欲古体,然僻于幽隐,不能豪放。足下自知之,仆尚何言。然藏锋书之一端,所贵遍学古人。昔人谓之法书,岂是率意而为之也?又须真积力久,自楷法中来,前人所谓未有未能坐而能走者。飞动乃吾辈胸中之妙,非所学也。若市人能积学而不能飞动,吾辈能飞动而不能积学,皆一偏之弊耳。东坡论五(李)十八草书似“莺哥娇”,数日相见,曰:“此书何如?”曰:“乃秦吉了耳。”足下之书,无乃近似之乎!精神所注,间出奇逸,稍怠之际,如病痱腫,得免秦吉了足矣。想当捧腹大笑也。 寄来诗如:“长河老秋冻,马怯冰未牢。河山冷鞭底,日暮风更号。”“晨井冻不爨,谁料寒士饥。天厩玉山禾,不救我马隤。”“尘埃汩没伺候工,《离骚》不振于鱼虫。风云谁复话蓍蔡,不图履豨哀屠龙。挟笺搦管坐书空,伊优堂上醉歌钟。乃知造化戏儿童,不妨远目逐孤鸿。莫怪魏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