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聪医学全书-金匮要略集注》.doc

《张志聪医学全书-金匮要略集注》.doc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注卷一 南阳张仲景基纂 钱塘后裔志聪隐庵注 莫承艺仲超 同学董儒林帷园合参 杨象乾元如 脏腑经络先后 病脉证第一 此论五行相克之理,必以次传而病,亦当预备以防其传也。 问曰:上工①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②;四季脾王③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④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人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⑤实实⑥,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眉批:此章论病情) 上工治未病者,所传之脏未病也。经云:五脏受气于所生,而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舍气于肾,至肺而死。是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助心,防其传而制其所不胜也。土属四季,值当脾土旺时,不受邪传,故勿补也。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肾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夫阴之所生,本于五味。故肝之病,补宜用酸,焦苦入心以助子气也,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盖先调益脾土,以防其传;脾土盛,则又能制水,以养肝之子,而为母制所不胜,子能令母实矣。此治肝补牌之要妙也。肝⑦脾虚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毋实实,毋虚虚,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其义也,余脏皆以五行生克,补泻之法,类而推之。(眉批:详“玉机真藏论”春肝旺、夏心旺、秋肺旺、冬肾旺。) 夫人秉五常⑧。因风气⑨。而生长,风 ①上工:工指医生,上工就是技术高明的医生。 ②实脾:即补脾的意思。 ③王:就是旺的意思。 ④中工:指不太高明的医生。 ⑤虚虚:上一个虚字是指虚证,下一个虚字是动词,是指泻法,就是虚证而用泻法治疗。就叫做虚虚。 ⑥实实:上一个实字是指实证,下一个实字是动词,是指补法,就是实证而用补法治疗,就叫做实实。 ⑦肝:抄本无“肝”字。 ⑧五常:就是五行的意思。 ⑨风气:指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而言,是四季的正常气候。 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①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②。千般疹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气④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⑤吐纳⑥,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眉批:虽分内外二因,重在元真腠理之气分,故首言元真通畅。此章论病因。) 五常者,五行政令之常也。在地为五行,木火土金水;在天为五气,风暑湿澡寒;在岁为五运;在德化政令为五常。人禀天地之阴阳五行,资生而资养者也。风者,东方春生之气,能生长万物,然又有虚乡八邪之风,感之害人皮肉筋骨、经络脏腑。故风为百病之长,古人避之,如避矢石。有如水之所以载舟,而亦所以覆舟也。如脏真元气,通畅于腠理,人即安和。若真元不守,肤腠空虚,客气邪风,中人多死。所谓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是也。疹,疾也。经脉内络脏腑,邪入于经,则沉以内薄,入脏腑,为内所因也。皮肤者,阳气之外舍,而为卫者也。经言: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顺,顺之则阳气固,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又四肢为诸阳之本,二者邪中于皮肤肌腠气分之阳,而壅塞于血脉,为外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盖不因邪中于阳。而中于阴也。以此详而论之,病之因由,不越此三条矣。导引者,运气流行也;吐纳者,调其息候也;针灸者,虚则补,实则泻,陷下则灸之也;膏者,敷以脂膏;摩者,以手按摩也。夫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故适中于邪,即导引医治,勿使邪气之流传于内也。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不令竭乏其精气,此为至养之人矣。经曰:上古之人,食服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以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又曰: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

文档评论(0)

nnn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23003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