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中句法风格的再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翻译中句法风格的再现

散文翻译中句法风格的再现 2009-04-24 13:3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66 摘 要:伯顿·莱夫尔认为句法是散文翻译的最佳单位。本文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论和他的风格再现手段为理论基础,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几篇散文的英译作品从排比、重复、设问和短句这几种类型进行风格再现分析,旨在探索一条再现散文风格的道路。   关键词:风格再现;散文;句法;张培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2-0094-5   Abstract: Burton Raffel finds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in prose is syntax, which should be the best method for prose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Liu Miqing’s theory, which includes the familiarity of prose style and his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produce styl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close analysis of several works in Zhang Peiji’s Selected Modern Chinese Prose Writings, in the hope of discovering methods to reproduce prose style.   Key words: style reproduction, prose, syntax, Zhang Peiji      1. 引言      要探讨散文风格的传译首先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散文风格。历来译者和学者对风格的定义见仁见智。概括地说风格就是作家如何组织他的作品。风格是个性作家创造出来的东西,它通过语言形式来表现。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中提出的风格符号体系论是帮助翻译工作者识别风格的一个很好的工具。刘宓庆认为风格标记分为“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类。风格的符号化形式标记体系由音系标记、语域标记、句法标记、词语标记、章法标记和修辞标记六种组成;非形式标记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兼容性和独特性四大特征和功能。刘宓庆指出“译者只有对原文进行结构分析并与非形式标志模糊集合的审美活动相结合,文章的风格才能显现,从而使风格意义成为可知。”(刘宓庆,1998)   散文中,句法标记是主要的风格载体。一般说来,不同的句法结构能产生不同的风格效应。伯顿·莱夫尔(Burton Raffel)在《散文的翻译艺术》(The Art of Translating Prose)中认为散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句法,他认为翻译散文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或使读者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在翻译中要再现原文的表达风格,风格本身也是信息的一部分。不同的风格承载着不同的信息。句法因语言而异,不同语言中的句法都无法为另一种语言的句法所替代。但是在散文中,句法的流动和衔接反映出作者思想的活动。因此在散文的英译中,句法的一个总体再现或者“追踪”不仅是可能的也确实是必需的。(Raffel, 1994)   按照伯顿·莱夫尔的理论,散文的最佳翻译单位是句法。而刘宓庆在谈及风格的翻译手段时提出了风格符号的换码模式:对应式换码(corresponding)、重构式换码(recasting)、淡化式换码(decolouring or generalizing)。对应式换码是风格标记体系的对应转换,即一般的模仿。重构式风格转换的实质是风格意义的再创造。在目的语缺乏与原语相对应的风格符号体系时;原作与目的语存在时空差时;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表达法、习惯用法差异以及更深层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差异或者从交际功能与效用出发必须对原语风格加以改造时都可能会采用重构式换码来实现风格转换;而淡化式换码是一种权宜性对策。“淡化”的实质是在确保概念意义的前提下不得已放弃(或部分放弃)风格意义。译者诉诸“淡化”的依据与重构式相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难以预料的语言文化障碍,其中包括具有浓郁的民族语言色彩,含有很多历史典故、典籍典故等;有典型的,在目的语中难以理解的民族性体语或行为方式;方言词语及表达法惯用法;语言文字结构等等。   本文就以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来探讨分析散文的风格翻译。《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国内汉英翻译市场上一朵清丽的奇葩。它的出版问世吸引了许多专家和学子的眼球,人们纷纷对它探讨分析咀嚼欣赏。“《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一本‘不是教材的好教材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