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绪论及操作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介入绪论及操作技术

RH肝管插管法(边退导管边逆时针旋转) Cobra管插管法 同轴导管插管法 单弯导管(Yashiro)插管法 2.脑血管选择性插管造影 左侧颈内动脉选择性插管造影 左侧椎动脉造影 选择性与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 第四节、介入治疗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1、穿刺部位出血并发症 术后绝对卧床24小时,穿刺侧下肢制动,禁止弯曲。穿刺部位压迫至少14-20分钟。仔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和血肿形成,桡动脉穿刺出血可形成骨筋膜腔综合症,如有,应压住穿刺点上0.5厘米处,并及时告诉医生和护士。严重的话可形成假性动脉瘤,需行支架置入术。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急性动脉内血栓形成和栓塞 原因:插管时内膜损伤;血液肝素化不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管痉挛;血栓和粥样化斑块脱落。 主要表现: 非靶器官的栓塞及下肢动脉栓塞症状。 处理: 足背动脉搏动监测;减轻穿刺部位包扎压力;已形成栓塞的灌注溶栓剂。必要时手术取栓。 3、动脉痉挛 常见为内脏血管,痉挛时可给予2%利多卡因2-5ml局部动脉内注射,可解除痉挛。 4、栓塞后综合症 (1)腹痛 是由于肝癌的供血动脉被栓塞剂,栓住导致肝癌缺血、坏死。术中以及术后3-5天,较明显,一周后有所缓解,患者要放松心情,消除顾虑。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变好,如无法忍受,应及时告知医生。 (2)发热 肝癌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热,多是由于肿瘤被栓塞后,缺血、坏死引起的自身反应性发热,多出现在中午,持续4-6个小时后,温度降低。患者应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及时通知医生,在38.5以下,如果不能耐受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3)恶心、呕吐 多是由于化疗药物的副反应,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和次数,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如不能耐受,及时告知医生。 5、异位栓塞 异位栓塞是栓塞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由于操作不当或栓子脱落所致。 预防措施:透视下注射栓塞剂;注射压力不宜过高,防止栓塞剂返流;发现误栓后,尽量采取措施保护器官的功能。 胆囊动脉的异位栓塞 6、动脉管壁损伤(如:夹层及瘘的形成) 常见原因: 动脉迂曲硬化、不规则狭窄; 术者操作不当; 导丝、导管质量或选择不当; 高压注射器压力过高。 因动脉迂曲纤细,超选过程破裂出血 操作不当所致肝右动脉与肝总管瘘 7.导管打结或折断。 原因: 导管质量问题;插管或拔管时无导丝引导或没有X线监视下进行;导管成袢后过度旋转。 思考题 介入放射学的概念、分类。 血管介入及非血管介入的概念及运用。 血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选择性动脉插管技术的方法。 介入治疗并发症。 Thank you ! 经肾脏排泄的水溶性对比剂 分类: 离子型对比剂是指由于对比剂分子在溶液中被电离成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具有导电性,渗透压高。国产泛影葡胺是其代表。 非离子型对比剂则在溶液中呈分子状态,无导电性,渗透压低。市售的欧乃派克、威视派克、安射力、碘吡乐、优维显、三代显等均属于此类。 副作用: 易造成肾毒性。 第六节 栓塞剂 使用水溶性对比剂时的注意事项 努力避免高危人群应用对比剂发生肾毒性,而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合理选用对比剂,首选低渗性非离子型对比剂; 合理使用DSA新功能,减少术中“冒烟”和造影次数,从而减少对比剂的用量而减少肾毒性; 遵守使用原则:恰当的适应证、严格筛选病人、适当的预防给药、谨慎选择注射对比剂、发生不良事件后要专业及时的抢救治疗病人等。 第六节 栓塞剂 第三节 介入操作技术 一 . Seldinger技术 1.穿刺针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所需的器材 (一)血管穿刺针 包括动脉与静脉穿刺针 1.seldinger针 套针针芯 针头针管针座 2.前壁穿刺针(Driscoll) (二)其它穿刺针 Chiba针,带外套引流管的穿刺针 2.导管鞘 鞘管(sheath)又称导管鞘,主要用于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或其他血管内器具顺利地进入血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目前常用防漏鞘管(check-flo sheath):外鞘尾柄腔内有止血垫圈,防止血液外流和气体进入血管。另外长鞘管可作与内支架配套的递送系统。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所需的器材 在欲穿刺部位血管正前方皮肤处,用尖刀片挑开皮肤2mm,穿刺针以30°~40°角经皮向血管快速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后顺行性退针,至见血液从针尾处喷射出,即导入导丝,退出外套针,通过导丝导入导管或导管鞘,若送入导管鞘时,则拔出导丝及扩张管,再经导管鞘送入导管即可。 第七节 Seldinger技术 改良Seldinger技术 Seldinger改良法由Driscoll与1974年提出,其方法为,用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血管,当穿刺针穿破血管前壁,进入血管内时,即可见血液从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