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文化和审美 以道教为例.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宗教文化和审美 以道教为例

道教音乐也叫“法事音乐”,“道场音乐”,是道教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音乐。道教音乐兼有:原始祭祀歌舞、宫廷音乐、地方歌曲、民间音乐 应受到佛教传播方式的影响,由嵩山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始,道教诵经仪式改直诵为音诵。 * * * 浅谈宗教文化与审美 ——以道教为例 宗教文化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 宗教本身是一种以信仰为核心的文化,同时又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 审美 何为道教? 道教是我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来源于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 道教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很多中国文化借道教得以流传。 鲁迅就说过:“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寿裳》) 道教创立于东汉后期四川张陵、张鲁的五斗米道和山东于吉的太平道,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道教文化的神韵魅力 道教文化植根中国,传播四方,它不但为历代帝王将相所推崇,也是古今平民百姓精神之寄托。不仅汉族信仰,还有22个少数民族信仰。不只华夏流传,古已及韩、日、越、新,近又播欧美各国,仅《道德经》英文译本就有百余种。 道教经典浩如烟海,道教文化理推万物。它广泛影响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医药、天文、冶金、化学、园林、建筑、环境等诸多方面,还深刻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并日益启迪着现代管理学、伦理学、心理学、生态学、养生学等多门学科。 道教的主要思想 先秦时期以“道”为中心的学术流派,与儒、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通称“九流” 吸收黄老道、阴阳五行家、儒家学说 以“道”为最高信仰,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以古代巫术和鬼神崇拜为基础 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 道教的核心信仰体系: --“道” 崇拜 --“神仙”崇拜 道 是 万 物 本 “道”崇拜集中反映了道教的宇宙观和社会观 “道” --是宇宙的本原、宇宙的主宰 --是产生和支配天地万物的造物主 --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 道教的标记为八卦太极图。 “太极图”--两条黑白的“阴阳鱼”。 白鱼表示阳,黑鱼表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说明了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 阴阳分化则为两仪生四象,再由四象生八卦,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说明阴阳运动衍生万物(大干世界,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无不是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的,并且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成为道教的标记。 道教的标记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脱离神权统治的民族。古人发现,在观察天气当中记录下来的符号形成了太极、八卦、河流等图象,它不需依靠神的帮助,只要按照这些规律,就可以认识宇宙间的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道家的四大审美智慧原则 1. 天道自然与自然而然的原则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的思想。 李约瑟认为道家智慧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的行为(1963)。 2、崇尚无为与有所不为的原则 自然是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81章) “不刻意而高。”(《庄子·刻意篇》) 所以,庄子有“六无之德”的理论:无欲、无念、无名、无言、无功、无我。 这个思想也为道教所推崇。 元朝时的道士丘处机向成吉思汗献清净无为之策,曾受特别礼遇。 3、阴阳统一与相辅相生的原则 即太极思维原则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人生亦应如此: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22章) (苏轼加“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二句。) 4、虚静之道与谨守柔弱的原则 自然是虚静的: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16章) “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庄子·刻意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78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老子》8章)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58章) 谨守柔弱也是中国人崇尚的做人韬略。 创作思想深受道家哲学和道教教义的影响,其技法又是中国古铜器、汉画像砖以及古代人物画技法的直接继承,具有明显的道教美术自身的风格。 造像 以道教故事、神仙思想为题材的道画,历久不衰,画家辈出。唐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