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在早稻上应用效果探究.doc

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在早稻上应用效果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在早稻上应用效果探究

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在早稻上应用效果探究   摘要 在早稻常规施肥水平下,研究叶面喷施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对早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能促进早稻生长发育,增强抗倒伏、抗病能力,改善和提高早稻的经济性状。喷施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300、400、500倍液的平均产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635、615、400 kg/hm2,增幅分别为10.0%、9.7%、6.3%,均较对照增产极显著;其中以喷施纽翠绿液肥400倍液的效益最佳,净利润为19 220.87元/hm2,产投比为5.80。 关键词 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早稻;肥料效应 中图分类号 S51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212-02 腐植酸在作物上的作用及腐植酸类肥料的应用有诸多报道[1-6]。为探讨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葛林美苏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2012年3—7月在闽清县坂东镇仁溪村早稻上进行常规施肥水平下,叶面喷施不同用量的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灰黄泥土,土壤含有机质26.4 g/kg、碱解氮102 mg/kg、有效磷32 mg/kg、速效钾50 mg/kg,pH值5.3,前作为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肥料为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高钾型:氮、磷、钾等总含量≥200 g/L、腐植酸≥40 g/L)、尿素(纯N 46%)、过磷酸钙(P2O5 12%)、氯化钾(K2O 60%)。供试水稻品种为满仓515。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施肥量不同设4个处理,分别为用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1 350 g/hm2·次对水稀释500倍叶面喷施(A)、用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1 687.5 g/hm2·次对水稀释400倍叶面喷施(B)、用纽翠绿腐植酸有机复合液肥2 250 g/hm2·次对水稀释300倍叶面喷施(C),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小区田埂外包农膜,单排单灌,试验四周设1 m左右宽的保护行,其余农事操作一致。 1.4 试验过程 3月28日播种,4月23日插秧,密植规格20 cm×20 cm,丛插3粒谷秧。常规施肥,施氮150.0 kg/hm2,N∶P2O5∶K2O=1∶0.45∶0.72,将氮肥70%作基肥、剩下30%作追肥,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4月22日施基肥,5月10日施追肥。4个处理分别在分蘖盛期、孕穗期和灌浆结实期各喷施1次。喷施要均匀,喷施完一种用量的液肥后,喷雾器要清洗后再喷另一用量的液肥,切勿喷到邻区的稻苗上,以防影响试验的准确性。7月18日收割,各小区单收、单晒、单称测产。每小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个样点取10株调查早稻的农艺性状,规范化采集试验数据,然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早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据田间观察,喷施纽翠绿液肥处理的株型较CK株型高大,后期转色好,青枝腊秆;其中处理C、B、A的纹枯病株发病率分别为6.5%、6.7%、7.2%,较CK(16.1%)分别低9.6、9.4、8.9个百分点。从表1可以看出,喷施纽翠绿液肥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等都比CK明显增加,且随着纽翠绿液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由此表明,喷施纽翠绿液肥的能促进早稻生长发育,增强抗倒伏、抗病能力,改善和提高早稻的经济性状。其中,以喷施纽翠绿300、400倍液的效果较好,这可能是因为腐植酸类有机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矿物质,能提高作物体内多种酶(尤其是末端氧化酶)的生理活性,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杀菌及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改善作物品质等作用[7]。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C、B、A的平均产量分别比CK增产635、615、400 kg/hm2,增幅分别为10.0%、9.7%、6.3%。对各处理的早稻产量进行方差分析(F=41.844**>F0.01=9.780),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LSD多重比较,处理C、B、A的产量与CK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C、B与处理A的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C、B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该试验条件下施用纽翠绿液肥具有促进水稻产量增加的效果,而以施用纽翠绿300倍液的水稻产量比较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纽翠绿液肥是腐植酸与大量元素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的螯合产物,富含农作物、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能满足水稻生育过程对营养元素的需求[8]。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