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316L)焊接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锈钢管(316L)焊接施工方案

1、概述 316L不锈钢为奥氏体不锈钢,因其含碳量低于0.03%,称为超低碳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抗氧化能力,其焊接材料焊条型号为E00-19-12Mn02-16(A022)、氩弧焊丝H00Cr18Ni14Mo2。焊接方法为手工钨极氩弧焊和氩电联焊。由于我公司很早就开始进行不锈钢管材、板材的可焊性研究,有一套成熟的焊接工艺,并且在九三起在公司承担工程北京16万吨乙烯、吉化三十万吨乙烯、九江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广泛推广使用,使其工程焊接质量得到了可靠保证,特别是北京16万吨乙烯工程被国家评为优秀焊接工程,并获得建筑行业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2、母材基本性质 不锈钢板(316L)化学成分 钢 号 化 学 成 分 (%) 00Cr17Ni14Mo2 C Si Mn P S Cr Ni Mo ≤0.030 ≤1.00 ≤2.00 ≤0.045 ≤0.030 16.00~ 18.00 12.00~ 15.00 2.00~ 3.00 不锈钢板(316L)力学性能 钢 号 力 学 性 能 00Cr17Ni14Mo2 σ0.2 MPA σb MPA δ5 (%) HB HRB HV ≥177 ≥481 ≥40 ≤187 ≤90 ≤200 3、焊接性分析 00Cr17Mi14Mo2不锈钢为奥氏体组织,因而焊缝最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气孔和热裂纹 3.1 气孔 00Cr17Mi14Mo2钢焊接时,由于坡口清理不好,容易产生氢气孔;焊接时保护不好;空气中的氧侵入溶池易形成CO气孔,再就是焊接时熔池液态金属溶解了较多的氧,氧在高温时易于使Ni形成NiO,NiO与液态金属中的氢和碳反应生成H2O和CO,在溶池凝固时来不及逸出而产生H2O气孔,这是不锈钢焊接时最易出现的气孔。 3.2热裂纹 00Cr17Mi14Mo2焊接时,由于S、Si等杂质在焊缝金属中偏析,S和Ni形成Ni-NiS低熔点共晶,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这种低熔点共晶在晶界间形成一层液态薄膜,在焊接应力作用形成晶间裂纹,Si在焊接过程中和氧等形成复杂硅酸盐,在晶界间形成一层脆的硅酸盐薄膜,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或凝固后的高温区,形成高温低塑性裂纹。 4、焊接工艺 4.1焊接方法与焊材选取 通过以上对00Cr17Mi14Mo2材料焊接性分析,宜采用热量集中,保护效果好的手工钨极氩弧焊。 焊材选取专用氩弧焊丝00Cr18Mi14Mo2,该焊丝含Mn高,S、P含量低,以补偿某些元素的烧损和控制焊接气孔和热裂纹。 4.2焊接坡口如图1所示 70° 1 2 坡口示意图 图1 4.3焊接工艺参数 母材 焊丝型 号 焊丝直径(mm) 焊接层数 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V) 焊接速度mm/min 钨极直径(mm) 喷嘴直径(mm) 氩气流量(L/min) 电源极性 氩气纯度 % 00Cr17Ni14Mo2 00Cr18Ni14Mo2 φ2.5 φ2.5 正面一层反面一层 75~90 75~90 10~12 10~12 80~100 80~100 φ2.4 φ2.4 11 11 10~12 10~12 直流正接 99.99 4.4焊接操作要求 4.4.1焊件清理 焊件清理干净是焊好00Cr17Mi14Mo2接头的重要条件,清理坡口两侧的油污、漆、标记,采用蒸汽脱脂和丙酮清洗,并用清水洗净干燥后施焊。 4.4.2电极 尖头电极可以保证电弧稳定和获得足够的溶深,尖部直径约0.4mm,夹角30°-45°,焊接过程中,钨极如与溶池相接触,尖端即被污染,必须磨掉或更换钨极,同时磨掉局部被污染焊缝以防造成夹钨缺陷。 4.4.3焊接过程中焊丝加热端必须处于气体保护状态,不能用来搅动熔池。在保证不接触钨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短弧快速焊,并保持层间温度低于60°,正面一层焊完后,反面挑焊根,注意每焊完一层要彻底清除溶渣及表面氧化物,收弧时及时填满弧坑,焊后快速冷却,可采取强冷措施。 5、焊后检查 焊后彻底清除熔渣及飞溅物后,进行宏观检查 5.1外观检查 5.1.1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 5.1.2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过烧、气孔 5.1.3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每条焊缝咬边的总长度(焊缝两 侧之和)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5.2无损探伤 根据设计及规范的不同要求,对焊缝进行全部或部分射线无损探伤。如不合格进行返修,同一部位焊缝返修不超过两次。 5.3酸洗、钝化处理 焊缝表面及内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