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位课程评监工具之参考资料.docVIP

学校本位课程评监工具之参考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本位课程评监工具之参考资料.doc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工具之參考資料 陳浙雲/台北縣政府教育局課程督學 評鑑工具是課程評鑑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各校在進行課程評鑑工作之時,固然可本諸學校本位之精神,由學校成員自行發展評鑑工具,但自行研發所須之人力、時間耗費較多,而所研發之工具是否能掌握課程評鑑應有的內容項目,也較易受到質疑;因而,就既有的評鑑工具進行選擇,應是各校進行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時的可行方向。 以下引錄陳美如、郭昭佑﹙民90﹚、吳清山、高新建、黃美幸、葉興華﹙民91﹚、張嘉育﹙民91﹚、黃嘉雄﹙民91﹚等人所發展之評鑑指標或工具﹙如附件一至四﹚,供各校參考。各校可依學校的條件背景脈絡、課程發展重點,斟酌調整增刪並予以意義化,以擬具妥切的課程評鑑指標,形成適合各校實施的課程評鑑工具。唯前述各評鑑工具目前尚無使用手冊,各校在參用之時,務須同時參考其作者針對工具所發表的相關文章,或直接向作者請教,方易掌握這些工具之精神要義,以有助於各校評鑑工作之順利進行。 附件一 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 資料來源:郭昭佑與陳美如﹙2001﹚,教師如何從事課程評鑑:從賦權增能評鑑理念談起。教育研究月刊,88,p.83-93。 一、籌畫階段 項目 評鑑指標 指標詮釋 一、研習宣導與專業訓練 1.教職員工及家長學生進修需求分析 2.辦理教職員工及家長相關研習活動 3.有計畫的向社區、家長及學生宣導 4.教師課程發展之專業訓練計畫 5.研習及專業訓練模式多元化 6.有鼓勵參與研習與專業訓練的計畫 7.社區及家長的參與意願與態度 8.教師參與的態度與程度 9.有研習與專業訓練成果的檢核設計 二、組織建置與成員參與 1.健全的課程發展組織架構 課程發展、領域、年級 2.明確的組織職掌與分工 3.各組織縱向與橫向聯繫系統建置 4.建立支援與諮詢管道 5.定期集會研討與觀念溝通 6.校長的重視與參與 7.成員的多元性 8.成員的參與意願與態度 9.成員充分的表達與溝通 10.決定能獲多數認同 三、脈絡分析與供需評估 1.學校規模與文化分析 2.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素質分析 3.社區資源與特色分析 4.社區家長參與程度分析 5.學校課程發展背景與架構分析 課程發展經驗、國定課程 6.學生需求與能力評估 7.社區家長期望評估 8.教育理想與學校願景評估 9.教育法令限制與可行性評估 10.教師專長與能力評估 11.校園規劃與設備評估 四、全校總體課程計畫 1.課程計畫擬訂參酌分析與評估建議 2.符應學校願景與教育目的 3.各領域課程一貫與銜接程度 4.各年級課程統整程度 5.課程計畫之具體可行 符合規定、時數編排、教師專長、空間規劃 6.課程發展時程規劃 7.計畫執行的明確職掌與分工 課程設計 8.計畫預留彈性空間 空白課程、教師進修討論 9.計畫的評鑑與回饋修正機制 10.計畫支援體系的建置 專家、行政、人力、經費、社區資源 二、設計階段 項目 評鑑指標 指標詮釋 一、課程設計組織運作 1.有成立並落實學年級領域課程方案設計小組 實際課程設計者﹙大型學校可為班群、中型學校可為領域、年級、小型學校可與他校合作﹚ 2.成員具課程設計專業知能 3.成員具積極參與意願與態度 以學校內為主 4.成員課程設計討論運作得當 包括討論時間與空間的安排、成員充分的表達與溝通、決定能獲大多數的認同 5.建立支援與諮詢管道 6.掌握課程方案設計時程與進度 7.能與其他學年或領域小組聯繫與經驗交流 二、課程方案目標與架構 1.方案目標符合學校願景與學校課程目標 方案目標符應學校與社會需求、考量社區與家長期望、考量教師專長與能力、考量學生能力與興趣 2.目標兼顧認知、情意與技能 3.方案流程與時間規劃 4.與各年級課程方案銜接情形 5.與各領域方案統整情形 三、教學材料設計 1.教材的蒐集、分析與選擇 重要性比較 2.內容適當、實用 多元文化 3.組織的順序、銜接與統整 先備條件關係 4.編排與印刷 美感、耐用 5.符應學生能力與需求、考量個別差異 興趣、生活經驗、難易度、適量 6.考量教學時間與經費需求 家長社經地位 7.補充教材設計 加深加廣、簡易教材 四、教學方法設計 1.符應教材性質 2.適當運用且多元 3.協同教學設計 4.考量學生個別需求與興趣 注重學生個別差異與學習動機引發 5.注重基本能力培養 如表達、溝通、討論 6.合作學習氣氛的營造 7.學生作業之有效規劃 8.教室管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