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__到韶山.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律__到韶山

七律即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浪淘沙·北戴河》。 诗意: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 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 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有太多革命者的牺牲才激发了后继者的壮志豪情。 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 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回到故园,想起了当年哪些情景?看到了今天哪些变化?请你结合诗句加以说明。 七律 到韶山 张贵宇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写作背景: 韶山在湖南省湘潭,是作者的故乡。1927年1月,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时曾回到韶山。三个月以后,蒋介石等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革命群众,当时韶山成立了农民自卫军,拿着枪和梭镖,准备配合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反动军队大举进攻韶山,农民自卫军在英勇抵抗后失败。 作者在1959年6月25日至27日重返韶山,离1927年已经32年多。 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首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什么是对比? 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wēi y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