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震和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ppt

第一章-地震和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甲类建筑: 乙类建筑: 抗震设防标准 : 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抗震措施: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求 较小的乙类建筑,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 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地震作用: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计算 抗震措施:可适当降低要求(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再降低) 抗震设防标准 : 1.6.3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1. 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做好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 2.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布置规则、对称,均匀变化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避免突变,不宜错层。 3. 抗震结构体系要综合考虑采用经济而合理的类型。 4. 要选择合理的力学分析模型 5. 应考虑非结构构件对抗震结构的不利或有 利影响。 6. 对材料与施工的要求 本节结束,谢谢! 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1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指标,是地震释放多少能量的尺度,它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是地震预报和其它有关地震工程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32倍! 震级一般有三种定义,一是近震震级ML,二是面波震级MS,三是体波震级MB。 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 近震震级M计算 :M=logA+R(Δ) 震级M与震源释放能量之间的关系 : 又称为里氏震级 式中 A——记录图上量得的以?m为单位的最大水平位移; R(Δ)——依震中距Δ而变化的起算函数。 logE=1.5M+11.8 小于2级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下来,叫作微震;2~4级地震人就感觉到了,叫有感地震;5级以上地震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环,统称为破坏性地震;7级以上地震则称为强烈地震。 1.3.2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来判断。表1.1是1999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注: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越远,烈度也越低 地震烈度表:把地震的强烈程度,从无感到建筑物毁灭及山河改观等划分为若干等级,列成表格,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地震的强烈程度。表1.1是1999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等烈度线:具有相同烈度的各个地点的外包线,等烈度线的度数随震中距的增大而递减 ,但有时会出现烈度异常。 震中烈度:震中区的烈度称为震中烈度 震害程度 损坏——个别掉砖落瓦,墙体微细裂缝。指数0~0.1; 轻度破环——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指数0.11~0.30; 中等破坏——结构受损,需要修理。指数0.31~0.50; 严重破坏——墙体裂缝较宽,局部倒塌,修复困难。指数0.51~0.70; 倒塌——大部倒塌,不堪修复。指数0.71~0.90; 毁灭——墙倒顶塌,荡然无存。指数0.91~l.0。 1.3.3 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 对于中浅源地震,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大致对照关系如表1.2所示。 地震震级 (M) 2 3 4 5 6 7 8 8以上 震中烈度 (I0) 1~2 3 4~5 6~7 7~8 9~10 11 12 表1.2 地震震级与震中烈度大致关系 依据震级粗略地估算震中烈度的方法 地震烈度表:为评定地震烈度而建立起来的标准 I 0为震中烈度 无感 1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感觉 2 悬挂物微动 门、窗轻微作响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感觉 3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门、窗作响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外少数人感觉。少数人梦中惊醒 4 3 (2-4) 31 (22-44) 不稳定器物翻倒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抹灰出现微细裂缝 室内普遍感觉。室外多数人感觉。多数人梦中惊醒 5 6 (5-9) 63 (45-89)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墙体微细裂缝 惊惶失措,仓皇逃出 6 13 (10-18) 125 (90-177) 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大多数人仓皇逃出 7 25 (19-35) 250 (178-353) 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大多数砖烟囱严重破坏 中等破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郭**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