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避难硐室操作方法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ppt

30避难硐室操作方法MicrosoftPowerPoint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9108035856(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井 下 避 险 系 统 井下避险“六大系统”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提出的要求,我国所有的煤矿要在2013年6月底前建成井下避险“六大系统” 。 移动救生舱和永久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 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系统。 确定矿工位置的人员定位系统。 提供新鲜空气的压风自救系统。 保证用水的供水施救系统 通信联络系统。 概 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 2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 146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 15号)和《关于印发<山东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煤安管[2011] 5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唐口煤业公司实际,开发设计了530采区永久避难硐室,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 淄博矿业集团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一、避难硐室概况 一)主要用途 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后,井下人员所佩戴的自救器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时,为其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等,创造基本生存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宝贵时间。 二)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火灾、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的矿井, ——额定防护时间96 小时,保持硐室内温度35℃以下。 ——相对湿度:0~95%。 三)工 作 条 件 可在与外部的空气、水、食物、电力全部隔绝的状态下,依靠避难硐室内部自储备为避险人员提供至少96 小时以上的生存条件支持。 四)主要技术参数 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 一般情况下的安全使用方法 1)通过过渡硐室防火密闭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渡硐室内是否有人正在洗气。 2)旋转过渡硐室门手柄,打开过渡硐室门。 3)进入过渡硐室并关闭过渡硐室门(此时请勿打开生存硐室门)。 4)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开启喷淋装置,进行洗气。 5)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后关闭生存硐室门。 6)按避难硐室操作手册,进行后续操作(详见本手册 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书)。 安全警示: ★ 不经洗气就直接进入生存硐室,将会使灾害产生的毒气进入生存硐室,危害硐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 用带油污的手或工具去开动氧气瓶阀、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可能会引起发火。 ★ 进入生存硐室后未按硐室内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可能导致避难硐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达到应有的防护时间和效果。 2、 异常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措施 1)如果用带油污的手去操作氧气瓶阀门、安装或修理氧气管路发生着火时,先关闭阀门,并使用灭火器,对准火源将其扑灭。 2)避险人员长时间在密闭状态下生存,要注意生存硐室内的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应控制在18.5%~23%之间。如氧气浓度超过此范围时,应及时调节供氧量或补充空气。 二、避难硐室图示操作说明 灾变发生后,避险人员应按避灾路线的指示迅速前往避难硐室。避险人员可以从两侧过渡硐室进入生存硐室。请按照图示说明进行正确操作。 1、避难硐室外部设施 1、避难硐室外部设施 2、进入过渡硐室操作 2、进入过渡硐室操作 3、气幕洗气操作 3、气幕洗气操作 3、气幕洗气操作 2)压风洗气操作 4、辅助硐室准备 4、辅助硐室准备 4、辅助硐室准备 4、辅助硐室准备 5、氧气供给系统操作 5、氧气供给系统操作 5、氧气供给系统操作 2)医用氧气供氧系统操作 2)医用氧气供氧系统操作 3)氧气供给系统操作计算 (如:总共10人,则需氧气流量为每分钟5升,因为硐室两侧均有氧气流量计,所以单侧的流量计流量开启至2.5升即可,请勿开启双倍供氧量)注意:当氧气传感器显示氧气浓度低于18.5%或高于22%时, 可缓慢旋转氧气流量计的旋钮来调节舱内氧气浓度。) 6、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操作 6、过滤降温除湿系统操作 1)运行空调 1)运行空调 1)运行空调 2)吸收剂放置 2)吸收剂放置 2)吸收剂放置 注意: 凹槽标识应和吸收剂标识( CO )一致,确保药品放置到正确的凹槽中。一氧化碳( CO )吸附剂一经充装放置,请勿更换或移除。当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 CO )浓度无法降至24ppm以下时,再更换一氧化碳吸收剂。 警示: 当生存硐室内O2 、CO和CO2的浓度达到人呼吸要求(氧气浓度18.5%—22%,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