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整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主要内容: 一、生态问题的现状 二、生态文明的兴起 三、生态发展的途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四、案例分析 观察下图, 想一想, 我们生活中存在什么污染? 2010年3月16日,广西东兰县班丘水库库底土地因干旱出现了10厘米左右的裂缝。 我国 30年的发展模式的问题和多重制约 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贫国,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大量消耗能源,透支环境。 外媒评价:未富先衰、未富先坏、未富先老、未富先脏。 旧GDP缺陷:重数量轻质量,重财富有虚值,重积累轻分配。 发展理念的时代错位:增长观、财富观。 中国持续发展的制约: 大气污染与全球温室效应 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 能源供应危机与生态恶化 气候、能源、贸易的政治化 内蒙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包俊成: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90%的天然草原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每年还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草场沙化严重。 200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 “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15%,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反差太大了。 2009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5.678亿吨,超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47%;年消耗水泥约16.3亿吨,约占世界的54%;能源消耗约为3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消耗。 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高耗能低效应使得我国GDP的成本居高不下,成为浪费最大的国家。 在土地资源透支,生态资源透支,矿产资源透支的情况下追求高增长,只能将自己“做大做虚”,不能“做大做强”。 经济增长的健康代价 200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1.5亿亩,形势严峻。而自1997年以来,癌症成为中国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万人死于癌症。 由于人为活动影响,如工厂排污、矿山开采等,破坏了地壳元素的平衡状态,使这些有毒元素通过水分、土壤、农作物,转移到人的身上。它们就会在人体内积聚下来,一旦摄入总量超过临界点,就会发生病变,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生态环境地质病”不可治愈,只能预防。 法国癌症研究计划负责人贝尔波姆认为,80%-90%的癌症是由人为破坏环境造成的。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国未来发展的严峻格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占世界85%的人口正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 即使国际市场能够弥补中国资源之不足,生态和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也难以承受。 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生态文明的兴起 人类生态观的演化的四个阶段: 原生态 生态破坏 生态觉醒 生态自觉 我们正处在破坏与觉醒之间 文明形态的演化逻辑 1、历史上几种文明形态的比较 2、工业文明的两重性 第一,进步性。 第二,危害性:工业生产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长期的,短期中看不见、摸不着。 人口激增。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工业革命前夕,在长达2000多年内,世界总人口由1.53以增加到6.5至8.5亿,即增加5亿到7亿。 在工业革命后250年内,人口由6.5-8.5亿增加到60亿,即增加51.5亿到53.5亿。 环境污染。由工业生产造成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资源短缺。不可再生的资源将发生枯竭、短缺的局面。 生态破坏,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3、信息文明的两重性 第一,进步性。 信息与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信息与知识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信息网络化使得人类的交往超越时空的限制,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大趋势》:“195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字超过了蓝领工人。美国1981年超过60%从事信息工作,目前也只有13%的劳动力在从事制造业,大约3%的劳动力从事农业。 第二,局限性。 信息生产的对象是信息与知识,不是物质,不是能量,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信息设备与机器的废弃物的污染,发达国家向到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行生态侵略;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文明只能在总体上缓解生态危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它把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这两种文明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 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发展方式,创新技术---制度体系,开发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向生态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