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诊治介绍.ppt

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诊治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部真菌感染高危因素及诊治介绍

深部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及诊治的介绍 Table of Contents 真菌分类:(导致人类发病) 根据侵犯人体部位,可将真菌分为两大类 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表层角质层、毛发、 和指甲。 深部真菌----侵犯皮肤角质层以下、粘膜、深 部组织和内脏器官, 在一定条 件下可播散引起全身感染。 根据致病性分为: 致病性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 菌、皮炎芽生菌、着色真菌、足分 支菌、孢子丝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毛 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等。 (毒力低,对正常人群不致病,诱发因素存在——人体内、外界的真菌可引起感染) 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中,由致病性真菌所致的感染常为致命性的。 在深部真菌病中,条件致病性真菌占重要地位 按病原菌生长形态特性分类 霉菌组(molds):菌落形态可产生分枝的丝状菌丝,曲菌(Aspergillus)、毛霉菌 (mucoraceae)即属于此类。 酵母菌(yeasts):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其中又以新型隐球菌最具有临床意义。 类酵母样菌(yeast-like fungi):在组织内菌丝为主,培养基上产生类似葡萄球菌的菌落。念珠菌属(Candida),其中以白念最多见,其次有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 双相样菌(dimorphic fungi):37度试管或组织上生长,呈酵母菌样,22度培养呈菌丝体生长。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属于此群。 流行病学 致病性真菌:多呈地区性流行——南北美洲。 条件致病性真菌:外界环境 (空气、尘埃,土壤) 人体(皮肤,口咽,消化道,阴道) 医院(医疗器械,未加热食品:饼 干、冷冻汤、果汁、蔬菜、水果、 水及乳制品) 条件致病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为继发性感染(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粘膜损伤) 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微生物 院内感染的——8~15% 最常见的病原菌——念珠菌、曲霉 白色念珠菌——40%~60% 曲霉——5.9%~12% 院内常见真菌感染的特点 念珠菌:占真菌感染的80%, 白色念珠菌(46%) 光滑念珠菌(19%)(顽固性真菌) 热带念珠菌(13%)(部分耐氟康唑) 近平滑念珠菌(11%)(部分耐氟康唑) 其它: (11%) 克柔念珠菌(耐氟康唑) 葡萄芽念珠菌(耐AmB) 早期——侵犯粘膜局部(口炎、咽炎、食道炎) 严重——侵袭性感染,菌血症播散,侵犯内眼,视力下降 隐球菌:引发脑膜炎、脑膜脑炎 多见于AIDS患者。 曲霉菌:一般初期多感染在肺— 以后播散至全身. 毛霉菌:侵犯血管造成损害— 组织坏死倾向。 病死率 念珠菌感染——30%~60% 念珠菌血症——40%~75% 曲霉——5.9%~12% 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曲霉感染发生率低,但其病死率高,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Table of Contents 发病机制 致病性真菌:进入人体——原发感染(如肺) 免疫防御功能正常,不出现临床症状——隐性感染 真菌量多,免疫功能低下,出现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 尿路、中枢、骨关节、皮下软组织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不致病,诱发因素作用——引起感染 内源性真菌——常播散致各个脏器 外源性途径——感染部位较局限 发病因素有三个方面 菌体方面: 如白色念珠菌细胞壁含甘露糖,能增强白念菌的粘附力,从而引起感染;其次它在组织内常呈菌丝体,不易被吞噬,也增强了致病力。 新型隐球菌在体外无荚膜,但在人体内很快形成荚膜,荚膜多糖保护菌体不受吞噬作用的破坏,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机械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