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结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语结题报告

PAGE  PAGE 26 论语结题报告 篇一:结题报告 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 “践行《弟子规》提高小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 结 题 报 告 报告人:长岭县第三小学 韩勇 我校于2011年6月申请立项了“践行《弟子规》提高小学生德育实效性研究”的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编号为1258187B。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3年11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我们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重点在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2、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保证,采用怎样的教育手段,运用怎样的教育方法,选择什么教育内容,都直接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教育形式的实践、教育方法的变革、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充实和调整等等围绕教育自身的讨论,早已深入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为升学率、优生率竭力打拼的今天,在为学生考试分数斤斤计较争个你强我弱的今天,有多少教育人为学生德育留出足够的时空呢?有多少人在乎考分高、智商高的学生情商是否高呢? 于是,学校成了造就“学老爷”、“小皇帝”、“解题机”的场所;于是,有了高校学子自尽、亲子弑母的悲剧;于是,有了学生快乐幸福指数直线下降的现状;于是,出现了“有才无???、有分无才”的现象??这些现状忽视了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甚至封闭了学生通向灵魂的大门。这些现状之所以产生,是因为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纯粹的教育技术越发被人重视,但单纯的文化研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又无法在短期内获得,这就促使人们对文化学习的定位出现偏差,甚至某些教育机构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出现轻视与遗弃的错误观念,这些都直接导致学生只是结构的不合理,人文素质的急剧下降。 我国是礼仪之邦,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古人重视德育,唐代教育家韩愈把教师的任务归结为 “传道授业解惑”,传道为先。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德”乃个人快乐生活之根本,“德”乃国家兴盛之保证。“成人先立德”“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已成诸多学校的共识。 儒家思想自战国时代起便影响规范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心灵之中,仁、义、礼、智、信,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内涵深厚的要素支撑着中华文明的代代延续。而《弟子规》总叙内容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从中可以看出它有三个显著性向度:情感、生活、文化。情感向度旨在优化受教育者的情意品质,生活向度旨在指导受教育者的生活,文化向度旨在传递中国人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三个向度互相渗透、水乳交融,同时又各有其独立的价值。三个向度次第中,情感向度是第一位的。其中“入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悌”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不正是我们今天基础教育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指导精神吗?因而,《弟子规》既立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光荣传统,又着眼解决当前教育中的问题,以学习为主,侧重德育。是内容广泛又具有现实针对性的优秀的德育教材。其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在发展中的规范,以更有效的德育手段,为新世纪培养人才。同时,就其形式而言,三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易于记诵。 因此,我校准备以诵读《弟子规》为经,以实践活动为纬,开展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 3、我校自2005年以来,在汤明俊校长的大力倡导下,一直坚持在全体师生中贯彻践行《弟子规》,让《弟子规》这门圣贤文化,走进校园 、走进班级 、走进每个老师及孩子的心灵。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到了很好的养成教育效果。现在,我们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德育现状和我校践行《弟子规》的成果,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实效性要求,提出了本课题。 二、课题关键词语的界定: 1、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和受教育者道德实践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2、德育的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