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列举类技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五章列举类技法.doc

第五章 列举类技法 列举法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创造技法。这种技法经常用简单设想的形成与发明目标的确定。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发明想的形成与发明目标的确定是发明的开始,所以,从这种意义上列举法是很重要的。另外,列举类技法重点介绍了分析的方法,析正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开始,从这个角度讲,列举法同样是很重的,它是学习其它一些创造学技法的基础。因此,列举类技法应广泛。 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列举法的特点、操作程序及使用方法,并有实例分析和练习题。 5-1分解与分析 分解与组合、分析与综合是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创造性思维 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类技法(列举类技法)突出的地方是很好地 用了分解和分析。在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列举。 分解是主体对客体进行剖视,将客体分为若干互不交错的小 或部分,分解也可理解为肢解。分析是主体将客体的特征从它存 在的“背景”中区分出来。分解与分析的区别是:分解后的各项之间 不互相重叠,而分析后的各子项间相互交错。 例如:将一部机器分解为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操作系统,其中 每个系统都是独立的,各执行其功能,这是分解。又如,我们可将一朵玫瑰花的特征分析为红,艳,香,柔,美.这些特征都是一种整体 特征,与花的各部分都相关,我们不能说花的某一部分是美的,某 一部分是艳的,某一部分是香的,这几种属性是同一时间,同一空 间存在。 在我们研究产品时,既需要将产品分解为各部分,又需要分析 出它的各种特征,所以,分解与分析是同等重要的。 具体地说,分解叮以有物体的分解,目标的分解,程序的分解 等,分析可以有特征的分析,性格分析,功能分析,优点缺点分析, 希望点分析等。属性列举法既运用了对结构的分解,又使用了对特 征的分析;缺点列举法是分析事物特征;希望列举法是分析事物被 希望的特征,综合列举法是以上分析的综合. 5-2属性列举法 属性列举法也称为特征列举法,是5o年代在美国布拉斯加大 学担任新闻学教授的克劳福德提出的。他认为,创造并不单凭灵 感很大程度上依靠改造和实验,这种改造并不是指机械地将不同产 品结合起来,而是应对它有用的特奌进行改造,改进时应尽量地 吸收其它物体的特点.要尽量地列举研究对象的特征,对这种改造 是十分有益的。 概括地说,属性列举法是一种通过列举.分析特征,应用类比、 移植、替代、抽象的方法变换特征获得发明目标的方法。 我们学会这种方法,并充分地进行练习后,会提高大脑的发散 性加工功能,会提高分析问题时的条理化程度,从而提高创造 能力. 属性列举法的操作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应用分析,分解及分类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加工,将它的逐项特征一一列出. (2)对列出的特怔进行分析、抽象。与其它物品进行对比,采用替代的方法对原特征进行改造。 (3)应用综合的方法将原特征与新持征进行综合,提出新设想。 属性列举法的操作程序如下: (1)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讨论研究对象的针特征,并将其特征按以下分类法列出: 名词性特征:包括结构、材料、整体及部分组成.制造工艺的名称。 动词性特征:包括产品的主要功能及辅助性功能,附属性功能。 形容词性特征;包括产品对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包括大小,颜色、形状、图案、明亮程度等;触觉包括冷热、软硬、虚实等。 (3)从需要出发,分析产品的各特征,对比其它产品,寻求功能与特征的替代与更新完善.在分析时尤其应抓住动作的抽象。 (4)将新增特征与原特征进行综合,提出产品设想。 下面以雨伞为例说明。 (1)确定研究对象:尼龙绸折叠花伞。 (2)特征举例: 名词性特征:伞把,伞架、伞尖、伞面,弹簧、开关机构、伞套、尼龙绸面、铝杆、铁架。 动词性特征:折叠、手举、打开.闭合、握、提,挂、放、按、晒、遮雨。 形容性特征:圆柱形的(伞把),曲形的(伞把)、直的(伞架)、硬 的(伞架)、尖的(伞尖)、花形的(伞面)、圆的(伞面)、不发光的雨伞等。 (3)进行特征变换。 将直的,硬的;铁的伞架变换为软的充气管式伞架以便于 携带。 将同种材料,不透明的伞面变换为应用两种不同材料的,带透 明伞边的伞面,以扩大视线。 将用手举的伞变换为用肩固定的伞,用头固定的伞,以方便骑 车者、提物者,抱婴儿者。 将无声响的伞变换为带音乐的,带收音的,带电筒的伞,以方 便人们的使用。 还可增加一些新特征,如带香味、能发光、能代替太阳灶、透风 不透雨等。 (4)提新产品没想。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