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思维可视化教学参考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思维可视化概述 1思维可视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两类: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等)及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Mindmanager、mindmapper、FreeMind、Sharemind、XMIND、Linux、Mindv、imindmap等)。随着“思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其在各领域的应用防越来赿广泛,越来赿深入:比如在商业领域出现的“可视化思考”会议;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思维可视化教学”;在科研领域出现的“思维可视化研究”等。 2概念的提出 思维可视化概念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思维可视化教学实验中心刘濯源主任首先提出,“思维可视化”( 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不可视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思维可视化”( Thinking visualization)技术的研究历时十年,经过“理念构建——技术整合——学科结合——模板开发——模式构建——教师培训——系统导入”七个阶段的深入研究及实践,并于2011年获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立项。2012年3月24日课题开题大会在无锡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及80多所学校的校长对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表示了高度的认可,一致认为该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品质具有关键性作用。 3概念区分 “思维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的异同 “知识可视化”的概念较“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出现得更早一些,它主要强调的对知识表征的可视化呈现,北京师范大学“知识工程研究中心”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而由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出的“思维可视化”则更侧重于知识表征背后的思维规律、思考方法、思考路径,在可视化的过程中更强调对思考方法及思考路径的梳理及呈现。 4关于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时间主要用在“感知记忆”层面,这是一种训练动物的方式,思维可视化教学重新聚焦在思维层,让教学回归对人的教育。 5为什么要强调“思维”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这是不争的事实,离开“思维”的“知识”就变成“死知识”,而学“死知识”的过程当然就变成“死学习” ,“死学习”靠的是“机械重复” ,所以必然是枯燥的、低效的、令人厌倦的,更重要的是“死学习”会使学生长期处于“浅思考”甚至“不思考”状态 ,从而导致思维能力发展受阻。而思维能力又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发展不起来,学习必然会越来越吃力,这样便进入一种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因此,提高教学效能的关键并不于在“知识重复的次数”,而在“挖掘与呈现知识背后的思维规律并训练学生掌握它”。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发展,同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更系统,从而进入会学、乐学的良性循环。 6思维为什么要可视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答案,忽视答案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于“答案的累积”,而来自于“生成答案的思维方法和过程”。“答案的累积”只是增加学生的“感性答题经验”,而不能提高学生的“理性解题能力”,所以当题目或题型一变,学生便无法应对,因为“感性经验”对不上号了。因此,要提高教学效能,我们就必须变“强调答案”为“强调答案的生成过程”,变“依靠感性经验答题”为“运用理性思考解题”,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 7都有哪些“思维可视化”技术 一图胜千字,图是最直观的语言,易读、易懂[1]、易记而且记得牢。因此,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最有效方式便是用“图”把“思维”呈现出来。在我们的新教学模式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技术主要包括:思维导图(Mind Map)、模型图、(考试规律模型、学科规律模型、思维方式模型)、流程图、概念图(Concept Map)、图片、图标、漫画、表格等等;当然“思维可视化技术”并不仅仅指思维图示的绘制技术,还包括思维图示的呈现、传播、存储、交互、共享、修改等一系列技术。 8研究现状 国内外与思维可视化相关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领域。国外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侧重于“方法论”与“工具化”。例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

文档评论(0)

HmkgUpfWk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