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医院感染应知应会.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 手无可见污物时用速干手消毒液 手上有可见的污垢、被血液或其它体液污染以及上卫生间后应洗手 戒指、长指甲和人工指甲会影响手卫生的效果 不能戴着手套使用速干手消毒液 *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5) 消毒、隔离技术知识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5)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04-05发布 2012-08-01实施 手册P241-P275 * 消毒、灭菌的基本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消毒或灭菌 受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先去污染消毒,再清洁与消毒 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 物品分类及消毒、灭菌选择原则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灭菌的方法处理(首选压力灭菌)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无菌物品、消毒液存放有效期? 1、无菌物品存放的环境达到温度 低24℃,湿度 低70%的条件时,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d ;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为 7d 。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1个月 ; 3、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医用无纺布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 6个月 4、小包装消毒液如碘酒、碘伏、原装酒精等开启后,有效期为7天 最常用的消毒的范围你知道吗? 1、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2、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 3、手术区的消毒范围为手术野及其外扩展≥15cm部位由内向外擦拭。 * *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6)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定义: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分类: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病理性废物 药物性废物 化学性废物 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医疗废物袋。 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产生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医疗废物袋的3/4时,使用扎口绳有效封口,并贴医疗废物标签,标签项目填写齐全。 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科室做好医疗废物袋管理,专袋专用,禁止盛装其它物品。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科室应做好医疗废物的登记,科室与保洁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收集。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知识(7) ——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获得性耐药的细菌。 *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判断标准:对苯唑西林耐药或头孢西丁诱导实验阳性 CRAB: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耐药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判断标准:对万古霉素耐药 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等 意义:对第3和4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耐药 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 MDR/XDRP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判断标准: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耐药 意义:易变为对所有抗菌药物全耐药 卫生部重点监控的6种MDRO 发现MDRO 我院监控的MDRO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CRAB耐碳青霉烯不动杆菌 CRE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CRPA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 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我院全5位耐药菌(挂上OA网) 1、大肠埃希 2、铜绿假单胞菌 3、肺炎克雷伯 4、金黄色葡菌5、鲍曼不动杆菌 近半年前5位医院感染病 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 知晓率100%(医生)。 *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 (1)主管医师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