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科院院长张斌:“教-学-评一致”的含义与应用.pptxVIP

山东省教科院院长张斌:“教-学-评一致”的含义与应用.ppt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学-评一致”的含义与应用张斌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报告主要内容“教-学-评一致”的由来“教-学-评一致”的含义“教-学-评一致”的应用一、“教-学-评一致”的由来(一)“教-学-评一致”的课程视角(二)“教-学-评一致”的发展历程(一)“教-学-评一致”的课程视角1.传统教学的视角(1)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2)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3)课程=规范的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总和”(4)课程与政府和学科专家有关,与教师无关,教师的任务是教学。(5)课程如何制定,教材如何选择,与学校无关,学校的任务是安排课程表、分配课时、开展教学。2.我国用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2001年)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各领域/主题/知识点的学习结果教学内容及要求实施建议教学建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考核与评价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3.从泰勒模式看课程的视角 4.课程视角有什么不同?(1)传统教学重应然思考,课程则重实然思考。教学:仰望星空。不注重教、学、评的精准性课程:脚踏实地。注重教、学、评的精准性(2)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课程则以“学”为中心。学生视角或立场是现代课程的重要特征。校本课程编写教材,往往体现了以“教”为中心。(3)传统教学偏重理论思维,而课程偏重工程思维。包括传统教学在内的教育学研究重理论思考,缺少将理念落地的工程、技术研究。课程重视育人技术体系的开发、工具的研制。(二)教-学-评一致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40年代泰勒构建了课程开发模型,被称为现代评价之父。 2.20世纪50年代,布卢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试图解决目标与测试的一致性问题。 3.20世纪60年代史克瑞文(1967年)提出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 资料来源:朱伟强教授教-学-评一致的发展历程(续) 4.20世纪70年代,布卢姆开展掌握学习实验,认为通过教学之中的评价,只要给学生反馈和充分的学习机会,正态分布曲线就不存在。他试图解决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顾泠元借鉴掌握学习理论在上海开展青浦实验。 教-学-评一致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随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兴起,“教-学-评一致”才真正完善起来: ●课程标准成为驱动改革的关键要素。 ●包括表现性评价在内的新型评价方式纷纷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 ●评价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对学习的评价”发展到“为学习的评价”等。 资料来源:朱伟强教授从“教—学”走向“教-学-评”二、“教-学-评一致”的含义“教-学-评一致”有两种理解:一种针对教师与命题专家的关系;第二种是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而言的。目标教-学评目标教-学-评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学-评一致”的含义 (一)目标-教-学一致1.教学目标的性质决定了教和学的方式、程度等。2.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的内容、教的方式。3.学生的学习过程、方式、方法等符合目标的期望,并能足以支持目标期望的学习程度。目标-教-学一致案例1.教学目标:理解史前及夏商西周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物对历史事件与现象做出推测解释。(1)目标的性质:素养目标而不是传统的“双基”目标。(2)目标对教的要求:不能期望“告知”、“讲授”来理解。需要创设学生理解的“经验”,即“探究实践”。(3)目标对学的要求:若要理解某朝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须通过表演一个剧目的方式来体现,则该剧目的编写必须建立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2.依据目标确定教学的内容、教的方式 目标的变化,导致教的内容、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1)项目化学习——国宝探秘:早期中华文明国家宝藏展。(2)教的内容变化:将文物按照历史时序进行分区排列;从文物中提取其背后的历史信息;掌握实物证史的一般方法,并对相关历史作出解释。3.学生的学习符合目标的期望 历史实践的方式;开展探究学习——根据历史文物推断并研究历史。(二)目标-评-学一致 学生的学习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之间要匹配、一致。 1.基于目标设计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多样、恰当,能体现目标的要求。如口语交际不能用纸笔评价,表现性评价能成就学生真实而有深度的学习。 2.基于目标对评价信息进行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其形式有:师评、自评、互评 目标-评-学一致案例初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友谊的天空》单元单元目标:A.通过调查了解小组同学的交友现状,(单元评价任务A)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故事、情境分析,感受友谊的意义及力量,认同友谊的特质,辨别友谊的复杂性,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使能评价任务1)B.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辩证认识网上交友,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和

文档评论(0)

134****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