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第一课时)四步教学法课件苏教版必修汇总.ppt

蜀道难(第一课时)四步教学法课件苏教版必修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道难(第一课时)四步教学法课件苏教版必修汇总

  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蜀道简介: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自由朗读课文,至少三遍。 要求: 第一遍通读,以读准字音、不读错字为标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及注释,注释没有的要查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 第二遍朗读,以声音洪亮、断句正确为标准。 第三遍美读,能恰当表达诗人情感。 自学检查: 噫吁嚱(yīxūxī) 鱼凫(fú) 石栈 (zhàn) 猿猱(náo) 扪参(shēn)历井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咨嗟(zī jiē) 喧豗(huī) 砯崖(pīng) 崔嵬 (weí) 吮血(shǔn) 由二至三组推举一人朗读,每组一段或整篇。 合作释疑 1、自由诵读P59页内容,思考:写蜀道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明确: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 表达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和开路者的勇敢,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子规,又名杜鹃,杜宇、布谷等,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而因其叫声如同“不如归去”,所以以杜鹃表现乡思的作品尤多。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当堂检测 完成同步练习P55第3题的(1)至(3)小题 目标展示 1.背诵课文,熟读成诵。 2.对作品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 3.走进李白浪漫的情感世界。 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围绕蜀道的哪三个方面来写的? 提示: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以手抚膺坐长叹 第二部分: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第三部分:剑阁峥嵘而崔嵬——结尾 自学检查: 第一部分:概写蜀道之高。 第二部分:概写蜀道之险。 第三部分:概写蜀道之祸。 自学指导二 浏览课文,思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不是。是一咏三叹: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合作释疑一 明确: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