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桂华-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20151010.ppt

郑桂华-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建议20151010.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如果断肠人没有出现在画面中 ①断肠人指代什么 ②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题2中的情感有何不同? 4.诗歌的总体基调是凄凉,具体的语境中,凄凉具有不同的所指。对下面不同的语境,谈谈你的感想: ①如果画中的断肠人是作者自己,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说说凄凉的含义。 ②如果诗中的景是“断肠人”家乡的景,凄凉作何解?同样,如果诗中的景是“天涯”的景,到家的日子遥遥无期,你又会作何感言? ③不考虑作者的身世背景和时代特色,只面对这样一幅“秋郊夕照图”,你认为凄凉体现在哪里? ④如果你的家在小屋里,面对西风中的路人,你觉得他凄凉吗? 5.情感可以分为物象本身的情感、作者的时代情感、人类的普遍情感,第4题中四种不同情境中的情感分别属于哪一类? 6.结合前面的分析,参考下面的层次图,通过诗中具体例子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意象和底意象的关系是什么? ②图意象与情感的关系是什么? ③三类情感之间是什么关系? ④该图如何修改才能更合理? 底 意 象 图 意 象 情 感 物象情感 时代情感 人类普遍情感 应用与拓展 1.结合本次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下面一段话的理解。 有一位学者在评价《天净沙秋思》的时候,这样说到:小漂泊是指个人的有限之身与有限之生,在有限的时间历程中的四处流徙,在有限的空间境域中的漂泊寄寓。大漂泊,则是由个人而人类,指芸芸众生在无尽的时间与无尽的空间中本质的生存状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人只有短短的一生。然而,在茫茫广宇之中,地球何尝不是一位资深的来日尚称方长但毕竟有其大限的漂泊者?太空中其他星球何尝不是这样?(李元洛:《小漂泊与大漂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新赏》《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年10期) 2.从第二部分第4题中,任选一个场景扩写成一段短文。 补充:亲历一些亲近经典的活动 在表演中体验…… 在生活中反思…… 补充:教学内容开发可以期待的 文化符码的提炼 表达特点的总结与借鉴 沪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 高一上 第五单元 (树木花卉) 十六 诗经·秦风·蒹葭 孔子 十七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十八 病梅馆记 龚自珍 十九 *诗二首 郁郁涧底松 左 思 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高一下:亭台楼阁(《阿房宫赋》《黄州快哉亭记》《项脊轩志》*诗词四首 ) 高二上:山水情思(《诸子说山水》《秋水》(节选)《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 高二下:传统美德(《廉颇蔺相如列传》《谏太宗十思疏》*《<新序>二则》*《训俭示康》 ) 高三上:家园亲情(《小雅·采薇》《归去来兮辞》《陈情表》*诗词三首 ) 高三下:浩然正气 (《<论语>七则》《<孟子>二章》*《国殇》*《<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  二、应引导学生读原著,一字一句地疏通,一篇一篇地老老实实地读,弄清原义、原意,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与习惯,不要“抽出而讲之”,作不着边际的发挥;对流行的讲解、心读、摘句、要保持必要的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三、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阅读经典,对经典作家,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平视”之,将其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有追求,也有苦恼,有价值,也有缺陷;将其看作是真理的探索者,有着广博的知识,深刻的思想的先驱,和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是精神的沐浴与享受。对将经典作家神化,圣人化,宗教化,意识形态化,道德化,功利化的倾向,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四、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不要将其割裂,对立,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 五、还要引导学生“以心契心”。这就需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找到经典作家的生命和学生生命之间的契合点,找到经典作品提出的命题和学生的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问题之间的契合点,这样,才可能做到心灵的交流,达到“会心”,而且由“会心”而“回心”,影响学生心灵的成长。 叶老也指出:“现在大家都说学生的语文程度不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搞不清楚,任教的老师只能各自以意为之,语文能力始终没有形成周密的体系,恐怕是多种原因之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因而他指出,“是否可以把我所说的作为研究的课题,大力开展调查和研究,弄清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能力究竟应当训练哪些项目”。 ——苏立康《语文课程的基础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页 《记承天寺夜游》 台湾翰林出版社出版的《国文2》上册(2007年8月,以下简称翰林版)与大陆三套教材编写的“思考与练习”比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