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课件第一讲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导思想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中药药理学 中医药理论 现代科学 方法与手段 中药药效学 中药药动学 中药学 中医理论 传统 方法与手段 来源、采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 药理学 西医理论 现代科学 方法与手段 药效学 药动学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如何理解中医药理论指导? 1.为中药药理药理研究提供思路;青蒿、槟榔抗疟 2.为中医临床提供新思路 3.起到一个翻译的作用 PTCM是连接传统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的纽带(特有) PTCM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药理学) 二、中药药理学的学科地位 验证中医药理论和方剂学的科学性 深化和发展中药的功效 修正和完善中医药理论的不足 举例“甘草能解百药毒”的研究 甘草解毒的机理 甘草甜素 水解 甘草次酸 + 葡萄糖醛酸 形成 含羟基和羧基 的有毒物质 结合 排出体外 无毒物质 1、 2、含皮质激素样物质,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力。 3、可提高肝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增强解毒作用。 PTCM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基础药理学和 临床药理学的科学术语,及它们的实验方法 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性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2、促进中医药理论进步; 3、中药新药开发; 4、中西医结合。 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及目的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 麻黄的平喘作用: ?物质基础: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挥发油等。 ?作用机理: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α受体;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释放递质;阻止过敏介质释放等。 2、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 通过研究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阐明中医相关病证的机理,推动中医理论的进步与现代化。 通过研究补肾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理,可以了解到肾虚证的实质,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肾虚证进行解释,并可进一步了解中医肾的本质。 血瘀、虚实、寒热等. 3、中药新药开发 中药新药开发包括药学(中药制剂)和药理两大方面,中药药理学承担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任务。 如青蒿素的第三代产品,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为目前国际上最有效的抗疟药 。 青蒿素的发明人——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学家屠呦呦介绍:青蒿素不仅成为我国第一个“一类新药”,而且也被世界公认。 青蒿素 Artemisinin 4、促进中西医结合 特点:其本身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其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两大学科的共同进步,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特点:与中药药理学相关的学科很多是西医学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 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的探索 始于《山海经》,成于《圣济经》,其卷五称“药 理篇”,而盛于明清。主要以抽象的角度来阐明中药的 作用机理。 古代本草学 神农本草经 公元一世纪 (东汉末年) 新修本草 公元659年 苏敬(唐) 证类本草 公元1108年 唐慎微(北宋) 本草纲目 公元1596年 李时珍(明)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 1924年,陈克恢、赵承嘏等“麻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 兴起 中药药理研究的创始人 陈克恢 赵承嘏 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奠基 20世纪20~40年代 单味药的研究 药物:当归、乌头、延胡 索、 常山、仙鹤草、防己、黄连、三七、川芎、贝母、使君子、陈皮、半夏、杏仁、防风等。 特点:初步药理研究; 不重视生药品种鉴定。 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 1、对大量单味药进行了研究; 2、60年代开始结合中医药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 3、70年代后期开始注意中药治法治则的研究; 4、82年第一本《中药药理学》教材出版,作为 中药专业的必修课,强调要在中药理论指导 下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 5、1989年开设中药药理学专业; 6、90年代以来对复方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增多。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及研究思路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中药的功效 临床经验 药理作用 功效是临床用药经验的高度总结,药理作用是对功效的再认识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传统功效尚未能得到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的支持: *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无明显关系: 一、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二、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差异性: 麻黄:宣肺平喘------平喘作用 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镇痛作用 如辛温解表药大多有发汗作用,但除麻黄、桂枝、生姜等证明有促进汗腺分泌或扩张血管促进发汗作用,其他解表药为证明有促进汗腺分泌作用。 如中药五味子功效为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现代药理研究五味子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