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纤维前处理及色工艺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棉纤维前处理及色工艺的研究.pdf

第一章绪论 1.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色纺纱,又称染色棉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经染色后显现不同颜色的纤维混纺 丽成。国内自90年代初开始尝试生产色纺纱,但生产厂家少,产量也较低。近年来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色纺纱的生产呈渐增趋势,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与 传统方法纺出的色纱相比,直接染棉再纺纱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色纺纱的织物艳丽美观,层次清晰,可生产出绚丽多彩的时装面料。可以 根据人为要求染出多种颜色,且色泽鲜艳。可以进行混合纺纱,~根纱线上可以有多 种不同的颜色,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克服了传统棉纱、坯布染色较为单一的缺点。 (2)传统的“纺纱一织造一染整”的工艺,其染整过程中一次只能得到一种颜 色,对于花色多的品种只能重复染色工序,且色光较难控制,生产周期长,加工成本 高。如能先将棉纤维染色,纺纱织造时再通过调节色棉和白棉的配比直接满足客户对 面料不同颜色及风格要求,将传统的工艺改变为“染色一纺纱一织造”,这样不仅缩 短了生产周期,而且也节约了生产成本“1。 (2)染棉对色差要求不高,色棉通过混棉、开清棉、并条来消除色差。 (3)漂液、染液、洗涤液、蓬松剂液可以反复使用,省水,降低生产成本。根 据污水的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降低了废水处理费用”1。 (4)原棉染色后,在并条时调整彩条的比例,可配成各种独特风格的纱。 但是,目前棉色纺纱生产主要采用碱处理,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 (1)棉纤维的前处理、染色是色纺工艺过程的关键工序。棉纤维中除了含有 94%的纤维索纤维外,还存在6%的杂质(果胶、腊质、灰分等纤维素共生物)01。这 些杂质的存在,使棉纤维吸湿性差,后道染色困难。 传统工艺采用碱处理,在去除棉纤维中的果胶和蜡质等杂质的同时,不仅使部分 纤维素分子链氧化断裂、聚合度降低、纤维强力下降,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 (2)棉纤维在染色过程中,纤维天然卷曲受到损坏,表面棉蜡熔化,加上染料 分子的渗透,单纤强力下降,纤维发涩,蓬松度下降,易扭结在一起。因此,在清花 和梳棉工序纤维容易受损伤,短绒量增加,导致梳棉辊筒沾花、并条绕皮辊、细纱断 头率高、纺高支纱难和纺纱制成率低等问题的产生,恶化成纱条干“1。 因此,棉纤维绿色环保的生物酶处理方法代替传统的碱处理是必然趋势。所以, 第一章绪论 本课题针对棉纤维传统碱精炼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可行的生态前处理工艺和适用酶处 理后的棉纤维的染色工艺,不仅可作为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和借鉴,为新型纺织品的进 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生产厂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针对传统碱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出合理的生态前处理工艺和与之相 适应的染色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基于生物酶的环保性、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探讨棉散纤维的生物酶前 处理工艺,讨论了各因素对纤维失重率、蜡质含量等处理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 得出了生物酶前处理的优化工艺,并与常规碱处理工艺进行了处理效果的对比,主要 包括:失重率、单纤维强力。 (2)处理后棉纤维的染色工艺的研究。课题选用活性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试 验,通过选用不同的碱剂,不同的处理温度,选出纤维固色率、氯浸牢度较好的染色 工艺。在优选出的染色工艺下,对经过传统碱处理和生物酶处理的纤维进行染色,然 后对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染色纤维进行性能效果对比,包括固色率、氯浸牢度、单纤 维强力等指标。 (3)针对棉纤维染色后纤维之间严重纠结的缺点,对染色后纤维进行柔软处理, 利用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柔软处理工艺。 (4)本课题还对染色纤维进行了试纺,对色纺纱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包括单 纱强力,单纱CV值,千米细节数,千米粗节数和千米棉结数,毛羽等性能的测定, 并与传统处理的纱相比较。 第二章棉纤维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2.棉纤维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 2.1棉纤维形态结构 在进行棉纤维染色研究之前,有必要了解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棉纤维 的细胞结构中,从纤维外表面到内部各层分别是表皮、初生胞壁、次生胞壁和腔管。 这些层在结构上和化学上

文档评论(0)

chengben002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