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共19张PPT)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共19张PPT)高一历史(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性。;【时空定位】;(一)资产阶级阶级---戊戌维新运动 (“立宪救国梦”);阅读P102《历史纵横》;康梁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创办《中外纪闻》;戊戌六君子被杀害;【问题探究】:如何评价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二.民族危机与农民阶级救国运动;【问题探究】如何全面评价义和团运动?;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地主阶级地方实力派与东南互保; 康有为(1858—1927年);直接侵华→以华制华 ;1900年7月14日,法国《笑报》上刊登的漫画,慈禧以巫婆的形象示人;;1.下表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学译著统计表。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维新变法思潮逐渐兴起 D.救亡图存探索的深入;3.同治八年(1869),山东冠县梨园屯教民在传教士的怂恿下,分割了本村玉皇庙及附属义学公产,教民在分得部分地产后,随即转让给传教士修建教堂。这引发非教民一方的强烈抵制,展开了长达近30年的诉讼和斗争,这就是“梨园屯教案”。在此事件中,传教士不仅怂恿教民,还胁迫或勾结地方官员,因此获得官府的偏袒而占据上风。材料说明( ) A.西方教会势力扩张激发了义和团运动 B.中外民族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C.地方官员偏袒传教士体现清政府腐败 D.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传教活动性质变化;2.梁启超在 1897 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 A.批判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4.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等11国同时宣战。当月,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议定条约,其内容包括: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一、两湖督宪张之洞切实保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该条约的签订( ) A.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 B.使清政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 C.表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 D.助推了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资源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 试题 课件 作业 各类复习资料 各类考试试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