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赠卫八处士》.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这四句意思是人生不能相见,就和天上的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一样;今天晚上是什么日子,我们能够聚在这烛光下相谈。 诗中流露出悲喜交加的情绪,暗示局势动荡不定。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通过两处细节写重逢后的惊讶和感慨。 第一: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第一眼看到岁月流逝中的容颜衰老。想当初分别时,作者与卫八都还青春年少,如今已是鬓发斑白了。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第二点:彼此间询问亲朋好友的下落,不料竟有一半已经去世,不禁让人痛心伤感。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焉知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用反问句式,表达了二十年后能彼此相见的感慨。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两人分别时,卫八还未成家,二十年过去了,已是儿女成行。其中蕴涵着岁月流逝、迟暮已至的感叹。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这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热情朴实的样子。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这两句写卫八处士的热情款待:有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有新煮的掺有黄米的米饭。最普通的农家饭菜体现了老朋友间亲密、真挚的友情。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以上四句,描绘了主客欢饮的情形。 故人重逢很不容易,主人非常激动,接连喝了十大杯。十大杯也未醉,“感子故意长”,点出了对今夕的眷恋之情。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末二句悲叹明日之别,相会无期。联想昔日二十年分别才得相会,不禁伤感万分。 总结 这首诗写老朋友间的相会,情绪转换很快。从开始的慨叹,到相见时的激动喜悦,再到追怀忆旧的痛楚伤感。更用朴素的农家饭菜刻画出真挚的情意,在主人频频劝酒之中流露出离乱的感慨。结尾句用前卜的慨叹,奠定了整首诗苍凉沉郁的基调。 * *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 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 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赠卫八处士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