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校德育.ppt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加坡学校德育   第一部分 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嬗变 一 多元文化的磨合(1965--1978年):学校德育的复兴 两大挑战:道德真空的出现 国家意识的薄弱 学校德育的任务 :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改革学校德育课程 二、多元文化的碰撞(1979-1989年):多元化的学校德育 提出了多元道德教育思维,开展多元化的学校德育改革 1 发表《道德教育报告书》,推行全面的道德教育 2 编写《儒家伦理》,开设儒家伦理课程 3 开设宗教课程 ,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兴都教、锡克教等 三、多元文化的再生(1990-1997年):共同价值观教育 1990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表《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族人民都能比较愉快地认同和接受的“五大共同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异中求同,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根据共同价值观教育的精神,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规定所有中学都必须按照该大纲实施,进行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和人才培养。在该《大纲》中,根据白皮书精神,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了中等教育的五大道德价值观念,它们是:(1)国家利益高于社区利益;社会利益先于个人利益;(2)家庭是社会的基础;(3)支持社会、尊重个人;(4)珍视团结、防止冲突;(5)实现种族和宗教平等与和睦。 四、多元文化的共存(1998年──):国民教育的实施 1998年,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宣布新加坡教育政策的新三大措施:创意思维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和国民教育,并以此作为今后学校教育的重点 . 据此,新加坡教育部向全国360多所学校推展国民教育计划,并订下四大目标,设下指导方针:(1)灌输核心价值观(2)培养国家认同 (3)加强历史认识 (4)面对未来挑战 第二部分   多元文化视野下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现状 一、多层次的学校德育目标 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对自己民族及文化传统的认同 第二层次的目标,树立亚洲人的观念。这是为了在引进西方技术中保持独立性,不致使新加坡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第三层次的目标,培养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新加坡人”,这是最高的层次 二、多元统一的学校德育内容 新加坡政府提出“共同价值观”后,“儒家伦理”与其它宗教课程宣布取消,而代之以统一的科目“公民与道德”。新加坡教育部为此颁布了《公民与道德教育大纲》,规定所有中学都必须按照该大纲实施教学。该课程在小学《公民与道德》新修订的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扩充内容,使之包括国家建设、各民族之间共同价值观的认识,以及新加坡各宗教与各族的信仰与风俗等。 由于新加坡规定小学《公民与道德》科的教学媒介语必须是官方母语即马来语、华语及淡米尔语。所以新加坡小学道德教育的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母语不同,《公民与道德》科的教材也不同,教学内容也不相同。三种版本的教材均根据各族文化背景而编制,同一德目的教学,不同的语言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华文版的《公民与道德》多采用中华传统故事来讲述,而马来语版的《公民与道德》则用传统的马来西亚的民间故事,并且有关国家意识教育的内容上三种版本的教材都是一致的。如三种版本的教材均有以下内容:“尊重我们的国旗”;“多元种族,一个国家”;“我所怀念的新加坡”;“我们一起保家卫国” 新加坡教育部对高校德育的内容没有统一和具体的规定,因而不同的高校有不同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儒家伦理教育 2.品格教育 3.国民教育 三、适应性的学校德育形式、途径与方法 1.学校德育的形式 (1)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实施德育 (2)德育与生活需要相结合 (3)正面教育与反面吓唬相结合 (4)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5)无形与有形教育相结合 (6)大小结合 (7)物质奖励与光荣教育相结合 2.学校德育的途径 (1)生动的课堂教学 (2)严格的日常行为准则教育 (3)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4)优化的社会环境 3.学校德育的方法 1.文化传递法(Cultural Transmission approach) 2.设身处地考虑法(Consideration approach) 3.价值澄清法(Modified Values Clarification approach) 4.道德认知发展法(Cognitive Development approach)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