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汇报刘鑫.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阶段性汇报刘鑫,阶段性工作汇报,阶段性思想汇报,会计实习阶段性汇报,入党阶段性思想汇报,阶段性汇报,刘鑫个人资料,手别放开刘鑫,刘鑫高林,中国好男儿刘鑫

阶段性汇报 实验内容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 * Company name * * * * 汇报人:刘鑫 指导教师:王亮 张朝晖 混凝----石英砂过滤 集中式直饮水工程预处理工艺 实验流程 装置材料:有机玻璃 设计参数:承托层 过滤层 进水层 进水流速的确定 测量指标:COD 浊度 SDI 主要目的:降低SDI 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C) 测量指标:COD 浊度 SDI 数据整理与分析 实验结论 混凝实验 石英砂过滤实验 装置设计与安装 实验分析 装置设计与安装 承托层:0.3m 砂滤层:1.2m 水层:0.8m 2.5m/h 5.0m/h 7.5m/h 10m/h 12.5m/h 进水流速的设计 进水流速的确定:在不同进水流速下测定COD,浊度及SDI值,比较分析后确定合适的进水流速。 COD 浊度 SDI 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 2100N TURBIDIMETER RephiLe SDI Kit (RASDI0001) 分析方法 进水COD不太稳定,平均COD为2.3mg/l 进水流速大于10m/h以后,出水COD大于进水COD COD去除率先升后降,进水流速为7.50m/h时达到最大值19.35% 数据分析 进水浊度相对稳定,平均浊度为0.27NTU 出水浊度比较稳定,平均浊度为0.18NTU 浊度去除率先升后降,进水流速为7.5m/h时最大(39.2%) 数据分析 进水流速7.5m/h时,浊度去除率最大。 进水流速7.5m/h时,COD去除率最大。 COD去除率 % 浊度去除率 % 进水流速设定为7.5m/h 不同进水流速下进出水SDI前500ml耗时T0 / min 进水SDI平均T0为1.6 min 出水SDI平均T0为1.1 min 进水T0变化较大,出水T0变化较小 数据分析 3.00 2.83 3.50 3.17 3.83 3.67 4.83 4.33 4.42 5.17 5.22 5.50 2.50 5.00 7.50 8.75 10.00 12.50 出水 进水 不同进水流速下进出水SDI断流时间T / min 进水平均SDI断流时间T为3.33 min 出水平均SDI断流时间T为4.91 min 进出水SDI均超出范围 数据分析 混凝沉淀实验 比较分析两种 混凝剂混凝效果 SDI值 是否明显降低 系统稳定后 取样分析 投加混凝剂 蠕动泵转速 设定 系统稳定后 取样分析 数据分析 浓度设计 混凝剂选择 混凝沉淀实验 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铁(PFS) 混凝剂 5mg/l 7.5mg/l 10mg/l 12.5mg/l 15mg/l 进水浓度设定 2.5ml/min 3.8ml/min 5.1ml/min 6.4ml/min 7.7ml/min 蠕动泵转速设定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AC进水浓度下浊度值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AC进水浓度下浊度去除率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AC进水浓度下COD值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AC进水浓度下COD去除率 混凝沉淀实验 超出范围 3.77 3.85 进水PAC浓度 mg/l SDI 7.5 12.5 3.76 3.82 5.0 10.0 15.0 不同PAC进水浓度下SDI值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FS进水浓度下浊度值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FS进水浓度下浊度去除率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FS进水浓度下COD值 混凝沉淀实验 不同PFS进水浓度下COD去除率

文档评论(0)

my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刘**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