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与护理 《中医护理》课件.ppt

第七章 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与护理 《中医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注意事项 5.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刮拭结果,及时调整手法力度,出现晕刮及时处理。 6.刮痧每次间隔3~6天,以皮肤痧退为准,3~5次为一疗程。 7.三岁以下高热抽搐的患儿,采用间接刮法,即在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层薄布类物品再刮,以免损伤皮肤。 8.刮痧后予患者饮用一杯温开水或热果汁,并嘱饮食宜清淡,忌生冷油腻,调畅情志,刮后3小时内忌洗澡。 第五节 推拿法与护理 推拿法,又称按跷、按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施术者据病情在被施术者体表特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以及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调节机体生理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推拿疗法具有舒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滑利关节、调整脏腑气血、平整阴阳以及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一、适应范围 1.骨伤科疾病 各种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症、落枕、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骨折后遗症等。 2.骨质增生性疾病 颈椎病、退行性脊柱炎、膝关节骨关节病、跟痛症等。 3.周围神经疾病 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4.外科疾病 术后肠粘连、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阑尾炎、下肢静脉曲张等。 一、适应范围 5.内科疾病 胃脘痛、头痛、失眠、感冒、久泻、中风后遗症、尿潴留、肺气肿、胆囊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6.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7.儿科疾病 发热、咳嗽、腹泻、惊风、哮喘、疳积、呕吐、痢疾、便秘、尿闭、夜啼、遗尿、百日咳、肌性斜颈、小儿麻痹等。 8.五官科疾病 声门闭合不全、鼻炎、耳鸣、耳聋、斜视、近视等。 9.保健、美容、戒烟。 二、禁忌证 1.骨折早期、脊髓损伤、截瘫初期等。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等。 3.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 4.有出血性疾病者,如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消化道出血等。 5.皮肤破损处,如烫伤、溃疡性皮炎等。 6.严重心、肺、脑、肾等脏器疾病。 7.孕妇及经期妇女的腰骶部及小腹部。 8.与医生不合作者,如醉酒、精神失常等。 三、操作前准备 (一)用物准备 按摩床、褥子、枕头、按摩方凳、大治疗巾、推拿介质。 (二)患者准备 根据治疗部位和术者运用手法的不同而选择适当体位,一般常采取的体位有卧位和坐位,立位则较少用。 (三)环境准备 治疗室应整洁、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光线适中。 四、操作方法 (一)手法的基本要求 手法是操作者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一般均必须符合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连贯、协调等七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推拿手法的种类繁多,临床常用的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推法、拿法、按法、摩法、揉法、捻法、摇法、抖法和滾法等。 一指禅推法 A B 拿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A 指推法 B 掌推法 C 肘推法 推法 A 指按法 B掌按法 C 肘按法 按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A 指摩法 B 掌摩法 摩法 A 大鱼际揉法 捻法 C 中指揉法 B 掌根揉法 揉法 A 仰卧位摇腰法 B 俯卧位摇腰法 C 站立位摇腰法 D 滚床摇腰法 腰部摇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A B 颈项部摇法 A 托肘摇肩法 B 握手摇肩法 C 大幅度摇肩法摇肩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C 抖腰法抖法 B 抖下肢法 A抖上肢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二)临床常用的推拿手法 滾法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态度要严肃认真,不能边操作边嘻笑、谈话。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操作时伤及患者皮肤。 2.除少数手法如推法、捻法等,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外,其余手法治疗时必须用治疗巾覆盖治疗局部。 3.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后,或剧烈运动后,或过饥过饱后,或酒醉之人,均不宜用或慎用推拿。 5.每次推拿的时间,一般为5~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应间隔3~5天。 六、推拿异常情况的护理与预防 (一)晕厥 护理:立即停止手法治疗,将患者平卧于空气流通之处,采取足高头低位,并松解衣带,予饮温水或糖水,轻者即可恢复,重者配合掐人中、涌泉穴,必要时采取西医急救措施。 (二)皮肤破损和皮下出血 护理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