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和医院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 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耐药基因来自亲代,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具有种属特异性。 例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固有耐药性始终如一并可预测。 细菌DNA的改变导致其获得耐药性表型。耐药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或获得新基因,作用方式为接合、转导或转化。 可发生于染色体DNA、质粒、转座子等结构基因,也可发生于某些调节基因。 在对药物敏感的细菌群体中出现了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是获得耐药性与固有耐药性的重要区别。 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可粘附于固体(如导管、插管、生物材料移植物)或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而形成生物膜,阻止杀菌物质和抗菌药物的渗透,产生多重耐药性。 三、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细菌具有能量依赖性主动外排系统,可将不同结构的抗生素同时泵出体外,使 菌体内的抗生素浓 度明显降低,呈多 重耐药性。 4、增加药物排出 三、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1、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症 病毒性感染和发热原因不明者,除并发细菌感染外,不宜轻易采用抗菌药物。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在使用抗生素前,原则上除危重患者外,应先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致病菌,并做细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尽可能使用窄谱、价廉抗生素,保留广谱、新型和价昂抗生素作备用。 ●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和配伍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 正确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 用药量应保证血液或感染组织达到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及时杀灭病原菌。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预防耐药菌的暴发流行。 医务人员检查病人时必须正确及时洗手,对与病人接触较多的医生、护士和护工,应定期检查带菌情况。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3、研制开发新型抗生素 ● 改良现有抗生素 ● 寻找细菌内抗菌作用的新靶标 四、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改良策略之一: 针对灭活酶的失活作用,开发化学结构稳定的抗菌药物。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 向青霉素分子中受β-内酰胺酶攻击部位附近导入障碍性基团,使酶难与之结合,从而保护青霉素免遭分解,如半合成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对青霉素酶稳定。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改良策略之二: 针对灭活酶的失活作用,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与抗生素联用,保护抗生素免遭分解。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改良策略之三: 针对靶位改变,修饰抗生素结构,增加与靶位(如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的亲和力。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 向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分子中导入适当的亲脂性取代基,增强与PBP、PBP2a亲和力,如新头孢菌素MC-02479、NB-2001等。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改良策略之四: 针对增加药物排出,设计出不易被主动外排泵泵出的药物,或寻找外排泵抑制剂。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改良策略之五: 针对减少药物吸收,设计渗透性更强的抗菌药物或渗透性促进剂;开辟新的通透孔道(如铁转运体系介导)。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微生物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遗传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等,为新一代抗生素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手段,使药物的研发策略从筛选化合物库转向优先筛选靶位基因。 寻找细菌内抗菌作用的新靶标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7、寻找新的抗感染方法 ● 开发抗菌中药复方和天然抗微生物肽 ● 引入“以菌制菌”的微生态疗法 ● 引入噬菌体抗菌疗法 ● 发展疫苗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人类不断研制与开发新型抗生素,细菌则改变自身的结构来对抗新型抗生素,对人类的智慧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人类与细菌之间的战斗将会持续存在,并且会愈演愈烈。 七、控制细菌耐药性的策略 医院感染 一、概述 1、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主要指住院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