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ppt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的雅称:君子花、凌波仙子、六月花神。;;1.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2.积累文言词句。

3.朗读并背诵这两篇短文。;作者简介;千古绝唱成家训;1.“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不拘一格,跟现代杂文相似。

2.《爱莲说》就是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

蕃()濯()亵()玩

淤()泥清涟()噫()

隐逸()鲜()有闻予();朗读课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课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①。晋陶渊明独②爱菊。自李唐③来,世人甚爱牡丹;;予①独爱莲之②出淤泥③而不染④,濯⑤清涟⑥而不妖⑦,;中通外直①,不蔓不枝②,香远益清③,亭亭净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⑤玩焉⑥。;予谓①菊,花之隐逸②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③者也。;噫①!菊之爱②,陶后鲜③有闻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⑤?牡丹之爱,宜乎众矣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亭亭净植古义:今义:

陶后鲜有闻古义:今义:;合作探究;1.概括文章每一段的意思。;出淤泥而不染;6.作者意在写莲,但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就叫衬托。;隐逸者;菊;7.作者的人生态度;8.说说作者心目中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爱莲说》与《陋???铭》的对比;手法多样

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运用对比手法,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然而然树立了莲花的美好形象。;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拓展延伸;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两种观点各有道理。第一种强调了人的主观努力的巨大作用;第二种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无论同意哪一种,都应言之有据。;希望同学们也像周敦颐那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高洁的人。;就你所喜欢的花木仿写《爱莲说》,以“爱______说”为题,300字左右,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托之志。;谢谢观赏

文档评论(0)

手可摘星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