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阅读理解之课外文言文专项(解释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专题08 阅读理解之课外文言文专项(解释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专项训练(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前复习

专题08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解析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俱乘船避难??俱:?????(2)王欲舍所携人??舍: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答案】1.一起舍弃,丢下2.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哪里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3.①有远见,虑事周密;②有气度,能担责任;③讲信用,信守诺言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一同乘船避难。俱:一起。

(2)句意: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舍:舍弃,丢下。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既已,已经;纳,接纳;以,因为;急,指情况危急。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后贼追至……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可知,在有人想要搭乘船的时候就担心会遇到麻烦;表现了华歆有远见,虑事周密;

根据“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可知,在情况紧急时,华歆也没有想舍弃搭乘的人,认为既然选择帮助他,就应该帮助到底,所以依旧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表现了华歆有气度,能担责任,讲信用,信守诺言。

【点睛】参考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

【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4.①随即,不久;②赠送。5.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6.从“巧断割牛舌案”可知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民做主,从“不持一砚归”中可以看出他为官清廉;老百姓以“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寻:随即,不久。

②句意:随意多征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权贵们。遗:赠送。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有:至:到;陈:陈述;曲直:是非曲直;欺:欺瞒。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根据注释梳理文字,读懂内容,从包拯的言行来分析其形象特点。

“青天”是对包拯的赞誉,从文中可知,包拯不仅断案如神,如“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而且为人刚强坚毅,从“恶吏苛刻,务敦厚”可以看出;他还严格要求自己,为官清正廉洁,如“岁满不持一砚归”;“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写包拯为民作主。由此我们可知,“青天”既指包拯为官清廉,更指他为民作主、执法严明,这一称呼表达了老百姓对他的敬仰。

【点睛】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盗贼将人家牛的舌头割掉了,牛的主人前来上诉。包拯说:“你只管回家,把牛杀掉卖了。”不久又有人来控告,说有人私自杀掉耕牛,包拯道:“你为什么割了人家的牛舌还要来控告别人呢?”这个盗贼听罢又是吃惊又是佩服。

移任端州知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