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邂逅春天,相约美好。学校组织“春上聊城”研学活动,你和同学文文一起踏访自然,寻觅春天,用心灵记录美好的春日时光并与大家分享。

“南有杭州西子秀,北有水城胭脂美”,聊城,一座美丽的长在水上的四方城。迎春花早早绽放了花朵,亮黄的一抹装,点着水城每个角落,运河岸边和徒骇河沿岸的迎春花则是聊城每年不变的盛景。明亮的黄色在河水两岸草丛里簇拥着,给人们带来春的勃勃生机;凤凰苑植物园和高新区的九州洼旅游景区内的郁金香品种

繁多,色彩斑lán,令人喜爱。一片片郁金香田如同织就的锦缎,铺展在大地上,竞相绽放。

光岳楼,能够回溯过去的建筑文化,有着“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的盛誉。登楼远眺,你能看到东昌湖波光潋滟、湖水潺潺,展览水中有城、城水相依的特色风貌。

东关街,朱雀街在时间的长河里默不zuò声,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最真实、直白的城市记忆,弥漫着城市

烟火。沿街各种地道小吃撩拨你的味蕾,油炸糕、拇指生煎、手工馄饨等……一系列小吃,充分满足你的味蕾,

寻找旧时光的新模样。

1.文文有两个字暂用拼音代替,两个加点字不确定读音。请你帮文文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A.澜作shùliāoB.澜做sùliāoC.斓做shùliāoD.斓作sùliáo

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2分)

A.①B.②C.③D.④

3.第二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2分)

你能看到东昌湖波光潋滟,湖水潺潺,展览水中有城、城水相依的特色风貌。

4.在“踏青”途中,文文记录了春色,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临清海棠节:海棠花姿潇洒,自古以来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每年四月中下旬,千亩海棠次第开放。

B.冠县梨花节:春风送暖,梨花怒放,雪铺四野,香飘漫天。每年四月三日,是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梨花节,届时,赏春游客络绎不绝。

C.东阿牡丹园:漫山遍野的牡丹花争相开放,甚是美丽。河堤下的农田中鳞次栉比的粉色花朵,接天连片,一眼望不到尽头。

D.高唐油菜花:清平森林公园,凭借着万顷林海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观光农业,连片种植了万亩油菜花,远远望去一朵朵黄色的花儿形成一片无际的海洋,让人叹为观止!

5.学生春游踏青,聊城交警倾情“护航”,保证了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为确保所有师生出行平安畅通,聊城交警在学校周边及春游沿途路段交通疏导,提醒过往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避让学生顺利安全通行。踏青途中,文文看见井然有序、车水马龙的街道,感叹现代人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的发展,也让他想到了某本书中的一段文字。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1)这段文字摘自①(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②》。文字中的“他”指的是③(3分)

(2)作者在小说结尾评论主人公“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6.青烟渐淡,细雨微淅;人文泼墨,长诗如歌。在聊城厚重文化历史中,还有着说不尽的故事。(5分)

资料一

西藏阿里地区,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使许多人望而却步。1979年,孔繁森主动报名赴藏工作,为发展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奔波操劳,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孔繁森是个孝子,在人民和母亲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赴藏的艰难征途;孔繁森是个好丈夫、好父亲,他深爱着妻子儿女,当高原藏胞更需要帮助时,他忍痛割舍了亲情。自己的家庭在精神和物质上都不堪重负,孔繁森却把有限的工资用到更困难的藏族同胞身上。他的清贫和节俭让人难以置信,连块香皂也舍不得买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