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的中国.pptx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考纲解读及分析解读P43;;;三、太平天国运动;[点击命题角度];[解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已获得“最惠国待遇”,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总理衙门成立于1861年,D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于是向清政府提出修订条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遭到拒绝后,就决定采取武力解决问题。故选B项。;拓展归纳;视角二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拓展归纳;2.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7、西方人把英国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叫做“英中战争”,直

到今天,西方教科书里面还沿用这种说法。而马克思、恩格斯则称之为“鸦片战争”。从中我们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

A.用语不同是由语言翻译差异造成的

B.两字之差反映了两种态度,两种思想

C.“鸦片战争”道破了英国贩卖鸦片的罪恶

D.“英中战争”掩盖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实质;解析:选西方人以“英中战争”掩盖其走私毒品——鸦片的罪恶,掩盖其侵略中国和掠夺中国的本质,而马克思称之为“鸦片战争”,揭露了英国侵略者企图以走私鸦片打开中国大门,蓄意侵略中国的本质。由此判断B、C、D三项结论正确,A项理解错误。;8、(2012·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

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解析:选19世纪中期,所谓“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使其无力应对西方的挑战,因此这里的挑战是指西方要求“修约”,扩大市场,在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合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9、(2012·西安模拟)美国史学家魏斐德的作品《大门口

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映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解析:选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评价的理解。根据所学太平天国发生的原因有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清政府加紧搜刮、自然灾害频繁、宗教因素、洪秀全个人因素促成,故此题材料不充分,结论也不合理。此题应该选择D项。;“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的社会转型时期;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现代化(近代化)的内容:

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领域的城市化;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1)文章中有几句话有深刻的内涵,请你从历史的角度写出它们的寓意。

①“一个金发碧眼的家伙闯进了国门”:;经济工业化:;1、自然经济

特点:占据主导地位,但已经逐步解体。

历程:鸦片战争——二鸦——甲午——消亡)

作用:(经)为近代经济的产生提供劳动力和市场。(政)农民破产造成革命力量形成。;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①历程:产生(19世纪70年代前后)—发展(19世纪末期)—进一步发展(1912—一战时期)—萎缩阶段(20世纪30—40年代)—建国后恢复发展时期—三大改造时期;4、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1949

条件:适应列强需要,凭借国家政权,依托英美支持。

过程: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统治地位的建立。

②抗战时期—恶性膨胀.

③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膨胀和走向崩溃。

④建国后初期——(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考点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小农经济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于东南沿海开始解体。但在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欧美各国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洋务运动

1、原因: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为挽救统治危机,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2、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防;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评价:

①未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②客观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