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2024.0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为学者绘制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区示意图。其分区基本上依据于()

A.地域文化特色 B.主要生产形态

C.血缘关系亲疏 D.社会文明程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材料中学者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为旱地农业、稻作农业、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这是根据经济类型和生产形态作出的划分,B项正确;旱地农业、稻作农业、渔猎采集都属于经济类型,而非体现文化、血缘关系、文明程度,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

2.汉代留下的大量文字遗存及文物资料(如表为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家”一词频繁出现。这反映出()

内容

出处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以为便,便国家。”

《史记·高祖本纪》

(汉高祖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史记·高祖本纪》

……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国家与【兴】□□□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五行》

A.社会发展改变思想观念 B.国家一统利于文物保存

C.民本主张影响治国策略 D.历史记载迎合儒学伦理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汉代留下的大量文字遗存及文物资料(如表为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家’一词频繁出现”和所学可知,“国家”一词频繁出现反映了大一统的思想观念的出现和加强,这与秦汉统一中国,尤其是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国力走向强盛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汉代的国家一统与文物保存至今没有关系,排除B项;据材料“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以为便,便国家。’”可知,汉王辞让再三,实在推辞不过了,才说:“既然诸位认为这样合适,那我就为了国家的便利吧。”然后,汉王在汜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这与民本主张无关,排除C项;“国家”观念并非儒学伦理的唯一专属,其他思想学派也有,排除D项。故选A项。

3.如表为唐代小说中的两则故事。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

张衡,令史出身,位至四品,加一阶合入三品,已团甲。因退朝,路旁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武)则天降敕: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遂落甲。

——《朝野金载》卷四

(安史之乱后)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刘宾客嘉话录》

A.政府对商业贸易的严格控制 B.官员日常引领社会风俗变迁

C.文学创作超越社会生活实际 D.城市中商业活动不断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官员可在街上购买商品,说明此时商业已对唐代对商业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有所突破,反映了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唐朝官员可在街上购买商品,说明政府放松对商业贸易的控制,排除A项;唐朝官员可在街上购买商品,不能体现官员日常引领社会风俗变迁,排除B项;文学创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实际,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律集解》载,明代,“州县各里皆设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奸、犯盗,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争解纷”。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注重()

A.发挥士绅阶层的引导作用 B.以致良知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

C.明晰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 D.行政治理与家族管理密切结合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明律集解》载,如有犯错之人要将其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民众有纠纷也是以劝诫为主,表明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注重社会的教化功能,而非纯粹的惩戒,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发挥士绅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不是单纯用理学来治理社会,是使用法律来管理地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家族管理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